东京美术学校的外国学生 2013-03-12 10:36:23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吉田千鹤子
1938年以后,由于缺少有关申请者人数的正式记录,(东京美术学校)入学情况被删除。明治时期由于申请者少,几乎能全部入学,但是,到了大正时期,申请者开始增加,从大正末期到昭和初期一直呈快速增长的态势。

20世纪初期东京美术学校西洋画科专业教学情景

20世纪初期东京美术学校西洋画科专业教学情景

1938年以后,由于缺少有关申请者人数的正式记录,(东京美术学校)入学情况被删除。明治时期由于申请者少,几乎能全部入学,但是,到了大正时期,申请者开始增加,从大正末期到昭和初期一直呈快速增长的态势。而且,申请者中绝大多数申请西洋画科(昭和8年改称油画科)。从难易度来看:1.图画师范(平均合格率20%);2.建筑及冶金(25%);3.西洋画(32%);4.图案(41%);5.漆工(50%);6.日本画(54%);7.雕刻(57%);8.金工(71%)。申请者中,72%集中在西洋画科,其次是图画师范科、雕刻科塑造部,其他科的申请者特别少。西洋画科入学与申请者的具体比例是:中国内地62/157,朝鲜48/176,中国台湾10/50,其他为4/5。申请图画师范科的也较多,其原因是,与其他科5年制相比该科实行3年制(昭和17年改称师范变为4年制),这对有志做教员者来说非常适合。但是,由于对于日本申请者来说这个门就很难进,所以,外国申请者要想入学就更难了。

申请者集中于西洋画科(油画科)的倾向,直到1938年以后东京美术学校停办时还没有变化。大多数留学生是为了学习西欧美术而来东京美术学校的。这种情况与前面论述的东亚留学生中的一般倾向——即通过日本教育机构学习西欧先进技术这种倾向是相符合的。借鉴法国美术教育方法、有留学法国的教师作指导的西洋画科乃至雕刻科雕塑部,对于东亚有志于美术者来说是最为便利的教育机构。当然,学习西欧美术,不如去西欧,有的直接去西欧留学,有的是在东京美术学校毕业后去西欧留学,但是,那只是非常有钱的人才能做得到的,大多数人选择日本美术学校,而且首先选择东京美术学校来学习。

东京美术学校虽然学生定员较少,不能接受所有申请者入学,但仍采取最大可能地让多数申请者入西洋画科和雕塑部学习的方针。例如,在申请者急剧增加的大正末和昭和初时期,西洋画科平均每年接收6-7位外国人,而同时期日本人的接收定员本科、选科合计也不过是35人,合格率在10%左右。可见,对于接受外国人已做出很大努力。1935年日本外务省文化事业部曾就相关事宜向东京美术学校咨询。在对此的答复中,东京美术学校就记载了当时的困难情况。本校制定了外国学生特别入学规程,为他们创造入学机会。可是,由于本国人申请者年年增加,加之本校设施有限,增加接收人员的可能性就不大。因此,接收本国人员已属不易,接收外国人就更难了。考虑到国际关系,每年可招收少许懂日语的中国人入油画科、雕刻科、工艺科学习。

有幸被接收的留学生学习非常勤奋,这可从西洋画科(油画科)学生毕业创作的自画像、图案科学生的一部分平时作品和其他学生毕业创作照片等可看出。他们毕业创作的照片,充分地表示出其意欲表达的自国传统和民族性、地域性。……中国留学生中也有画了身穿中国服装的人物和中国的风景。虽然受了长达5年的西欧画法和世界观的熏陶,但是当毕业创作这一显示留学成就的关键时刻来临时,他们仍旧想把自己的全部人格表达出来。学习西欧美术,表达独自的世界,实现艺术创新,是近代日本美术家的追求。留学生们也一定碰到了这个问题。东京美术学校在明治30年代以后采取了西洋美术和日本传统美术两方面同时教育的方针。日本画科和工艺诸科以传统的创作性复兴为目标开展研究,学校内有关东洋美术史的研究也很盛行。尤其从大正时期到昭和初期,东京美校成了日中美术(东洋画)交流活动的据点(参见拙作《大村西崖与中国》《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部纪要》第29号,平成6年)。在那些仅以学习西洋美术为目的的留学生中,也有人因目睹上述活动而受感动,因为那些活动深深地扎根于作为东亚国家的传统之中。

(选编并参考:(日)吉田千鹤子《近代东アジア美术留学生研究——东京美术学校留学生史料》,ゆまに书房2009年2月发行。(日)吉田千鹤子《东京美术学校的外国学生》,韩玉志、李青唐译。)

【相关阅读】

日式禅意风格的东京感官豪宅

张华清:难忘的留苏岁月

留苏热潮与新中国美术

 

【编辑:李洪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