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lock”展:超越钟表的计时艺术 2013-03-13 13:52:07 来源:艺讯中国 作者:赵蓓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正在展出的 “O’clock -时间设计、设计时间”展览深入探讨这个转变, 同时探究时间与设计之间的关系。不同于常规意义的钟表展,该展览并非以历史为主轴寻求时计由古至今的足迹,而是着眼于一个特定时刻。

“O’clock”展:超越钟表的计时艺术

“O’clock”展:超越钟表的计时艺术

以时钟上的指针表达时间, 是人类依据太阳在天空的位置计算自然时间后,以优美的方式而呈现。相反地,现代电子时钟的特色之一, 却正是不再依靠自然宇宙信息提供参考。或许,这是在提醒我们时计的精髓,
不再是表现自然时间的历程, 而是人为表达下的时间,或是人为制造出的时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正在展出的 “O’clock -时间设计、设计时间”展览深入探讨这个转变, 同时探究时间与设计之间的关系。不同于常规意义的钟表展,该展览并非以历史为主轴寻求时计由古至今的足迹,而是着眼于一个特定时刻,研讨约由 2000 年开始的一些现代作品或设计与时间之间, 可能存在的关系以及之间所产生的问题。

“O’clock展览”由三年展设计博物馆(Triennale Design Museum)主办,继两年前在米兰首展之后现移师北京。三年展设计博物馆总监Silvana Annicchiarico和知名媒体人/策展人 Jan van Rossem担当此次展览的策展工作,Patricia Urquiola负责设计布展。她们精心挑选出68件出自国际各地艺术家及设计师之手的装置、设计作品、艺术品、影片以及专为场地特设的原创作品, 每件作品均以时间流逝、时间演进、物换星移为主题,藉此解答数个深藏人心的问题‥“时间是如何量度的?”、 “如何表现时间的流逝?”、“如何感受时间的存在?”等等。同时,这一主打“时间”概念的展览也因为有153年历史的意大利手表品牌沛纳海(Panerai)的支持而锦上添花。

“O’clock”展:超越钟表的计时艺术

“O’clock”展:超越钟表的计时艺术

展览被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围绕贯穿时空的展品和“时空旅行”的主题,展品天马行空,彼此之间并无联系,并以最简约的方式展示。第二部分的主题是“度量时间”。地板与墙壁融为一体, 展品以破旧的网格支撑,场内的人工照明为这个黑暗空间注入生气, 为参观者带来特别的知觉与视觉的互动体验。第三部分主要透过一系列过渡空间述说时间理念,为各个小场景或是小剧院提供铺垫,其中的展品相互关联。只有走过这些空间后,参观者才会看见当中的展品,因此必须转身回顾去欣赏。此外,除了常规参展路线,策展人还特意为展览设置了一个“快速通道”,用来调侃与讽刺现代人不断与时间竞赛, 尽管选择这条通道的参观者可以快速前进,却只能欣赏部分展品,无法饱览整个展览。

北京展览除了沿用米兰首展的大部分作品之外,还特别邀请到张恩利、于伯公 、吴啸海 、杨心广 、王煜宏 、贾善国六位中国艺术家参展。策展人Silvana Annicchiarico说:“我们发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在西方语言中,我们有过去、现在和将来等三种时态。而汉语就只有现在时一种时态,对于一个动作所发生的时间,常常不需作精确的说明。因此,我们希望看到中国艺术家是如何通过他们的作品诠释自己对于时间的理解。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在众多令人眼花缭乱的作品中,最被关注的作品是贾善国的现场作品“7分钟等于7年”,他选用了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是神秘数字的“7”为创作主题,选取自己出生日1974年9月15日起连续七年生日当天的《人民日报》作为素材,然后艺术家用七分钟做一次心电图,将这些心电图的图像平均分成七段,分别以丝网印刷的方式印在七张报纸。而另一位中国艺术家王煜宏的装置作品“30秒”是展览的另一个亮点,一段反复播放隧道内前进的视频前摆放了一个由雉鸡组成的时计装置。谈及这组抽象作品的概念,王煜宏解释:“我穿过隧道听到鸟鸣的声音,突然联想到这是自己十三年前离开的地方,它使我回想过去12年的点点滴滴的记忆。”

同时,王煜宏也谈及东西方艺术家对于时间的理解有很大差异,“这个展览中有很多种不同的创意和想法来诠释时间,西方艺术家对于时间的理解有一种飞翔的感觉,很空灵,而我自己在做这个作品的时候想象的是在深深的海洋下你去发现一个神秘的、无边无际的世界。因此我对于东西方艺术家时间创作的感觉是——西方艺术家的作品更明亮,像是白色的,而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更象蓝色的,是心灵深处宁静的世界。”

【相关阅读】

央美美术馆将举行“CAFAM讲座:新媒介在当代艺术中的扩展”

2013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览计划

【编辑:文凌佳】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