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芽南京开课:中国传统意象与德国表现主义的结合 2013-03-16 09:55:53 来源:99艺术网上海站 作者:姜姝
在3月13日的“周春芽的一节绘画公开课”活动中,不出意料的,南京艺术学院绘画楼的玻璃房被热情的学生团团围住,水泄不通。本次公开课的活动重点探讨了艺术教育、艺术家创作手法、技巧乃至材料运用方面的问题。

周春芽公开课现场

周春芽公开课现场

2013年3月12日,周春芽新作的首次南京个展在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底新建的美术馆内举办。开幕当日,不断有学生围在周春芽以及前来观展的方力钧等艺术名人身边,求取签名与合照,以及请教艺术之路,让人不禁慨叹艺术界近年来愈演愈烈的“追星”现象。

也因此,在3月13日的“周春芽的一节绘画公开课”活动中,不出意料的,南京艺术学院绘画楼的玻璃房被热情的学生团团围住,水泄不通。公开课选择由学生提问、艺术家回答的形式,比较类似讲座。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批评家李小山以及美术馆学术部的郑闻等人与周春芽围坐方桌。听课的学生多数来自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实践专业,包括油画、版画、雕塑等等。学生的提问大多非常专业,部分问题或许稍嫌稚嫩,但足够真诚。南京艺术学院学生对艺术的热忱追求,于此可见一斑。

本次公开课的活动重点探讨了艺术教育、艺术家创作手法、技巧乃至材料运用方面的问题。

有学生请教国内外艺术教育的不同之处,周春芽结合自己在四川美院学习,然后留学德国、学习表现主义的经验来解惑。面对学生在创作与市场之间的困惑,周春芽鼓励学生一定要具有自己的艺术个性,直至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当然,事实上,周春芽自己本身也是一位极为风格化的艺术家,其作品在国际上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其独特的艺术个性获得了艺术界的一致认同。有学生觉得目前的艺术学科虽然名义上有各种因使用材料而产生的分界,但是,实际上,在具体的艺术创作中,综合材料、跨界材料是被频繁运用的。面对这种对自身创作身份的困惑,周春芽认为,材料的自由运用是好事情,创作者应该回到创作本身,创作才是核心的事情。周春芽也坦率谈了自己的创作之路,从为其赢得盛名的“绿狗”系列,到受中国园林影响的“太湖石”系列,而周春芽也戏称,“桃花”系列其实是源自自己的爱情经验。

周春芽近年的创作有着很强的回归传统的倾向,他将中国传统的意象、情感与钟爱的德国表现主义艺术结合来表达自己的艺术信仰。

周春芽近年捐资发起了了五彩基金的项目,其主要成员均为国内知名艺术家。他以艺术教育为基础,开展了艺术助残计划,并专门组建了一个团队来从事这项公益活动。对此慈善举动,学生们也表示了钦佩。

南京艺术学院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艺术院校,南京自古即是一个具有浓厚历史文化气息、人才辈出的地方,周春芽此次新作展选择在这里举办,一方面源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另一方面也是想与年轻学子交流,尽一份对当下艺术教育的责任心。

【相关资讯】

“2013周春芽新作展”亮相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编辑:张长收】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