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品田:拟像的笔路——南溪的现代水墨艺术 2013-03-16 14:15:31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吕品田
当年,印象派画家修拉用密集的彩点笔触,视觉地表达了他对科学时代的世界景观的认识。而今,现代电子技术却拿“修拉式的点” — 数理本质的、不连续的“比特”来塑造数字化的现实世界。

009 徽章与天安门 设色纸本 3D立体水墨  385cm×215cm     2011

南溪 徽章与天安门 设色纸本 3D立体水墨  385cm×215cm     2011

当年,印象派画家修拉用密集的彩点笔触,视觉地表达了他对科学时代的世界景观的认识。而今,现代电子技术却拿“修拉式的点” — 数理本质的、不连续的“比特”来塑造数字化的现实世界。像幽灵一般介入世界构成的数字化力量,强有力地影响着当代社会生活;不断聚集、增殖和扩展的“比特之点”,器宇轩昂地开辟着“数字化生存”的新格局。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世界景观不断改变,人类生存状态也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世界日益被数字技术的“比特之点”所包围,它所构成的虚拟现实的“拟像”,通过交互作用让我们产生身临其境般的、甚至比现实本身还显得真实的感官体验。

一些敏锐的艺术家感觉到了这个世界所发生的变化,而且力图通过艺术形式真切地揭示这种变化的感性特征以及相应的心理体验。南溪就是一位对“比特之点”有所洞察、有所阐发并加以创造性利用的艺术家。

南溪画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山水,后来又画过“城市山水”,画风画路几经变化,但我最初所接触的还是他于2005年前后创作的一批以虎为题材的作品。如果说以前画风画路的变化表明南溪一直在调整自身艺术状态的话,那么可以说在这批描绘老虎的画作上,他已经用较为成型的笔法和样式来表达自己对数字化世界现实的体验和认识了。独特的艺术视角,赋予南溪笔下的老虎以非同一般的形式意味。

放眼看去,画面上虎的造型和传统法式没有太大区别,勾勒形态的笔道圆浑中显出遒劲,加上很有层次感的墨色渗化,一种苍雄浑古的气质跃然纸上。然而,静心细审,你却会发现画中的“勾勒”颇为奇特异样,不像传统路数那样一笔一笔地写就,它们由不同深浅层次的积痕式的墨迹色斑堆叠而成。显然,南溪的“勾勒”,其笔路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走笔由纵横行运变为深度叠加,运墨则由发散的自然渗化转为积攒的渐变构成。看得出来,这种不合传统作风的笔路,是对现代造型方式——“打散—重构”的巧妙运用。首先是“打散”,即解构原先整一的线性勾勒,将其化解为一个个零散的点式墨迹;进而再进行“重构”,即以零散的点式墨迹为新的构形单位,通过渐收渐放的同形复制和传统法式的摹拟来构成一种同样具有造型功能的“勾勒”。实际上,这种性质的“勾勒”是对传统勾勒笔法的虚拟,是用“点”所构成的一种“拟像”。而且,我们注意到,南溪的“点法”也和传统点法不同,后者成就的是整一性的点的形态,而前者所造成的却是“点的集合”。南溪显然自创了一种虚拟传统法式和笔墨形象的笔法,这对其绘画风格样式的建立和扩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由南溪塑造老虎形象的独特笔法,可以解读到一种切合当代社会生活变化趋势的形式意味,并以之反证当代世界“数字化生存”现实对人的感觉和认识的深刻影响。富于表现力的南溪之“点的集合”,是对介入世界构成的数字化力量的一种艺术揭示,也是对虚拟现实的“比特之点”的一种精神模拟。诚因如此,呈现在南溪画上的传统法式和笔墨形象的“拟像”,会具有如此强烈的现代感和时代气息,因为当代社会现实早已把相应的感性因素植入我们的心底。

有了最初的突破,南溪接下来的工作便是进一步纯化自己的笔法。在他新近创作的“自画像”和“马术系列”、“马术与棋谱系列”等系列作品上,我们注意到“点的集合”不再往摹拟“勾勒”的方向演绎,而是不断地向“点”本身还原。“点的集合”开始成为一种自足的构形单位,并借助隐匿的计算机式的“矩阵”加以讲究章法和虚实关系的空间布置。而且,南溪还为这种“矩阵”找到了极富中国文化气质和精神蕴涵的对应结构——围棋棋谱,以至数字化的现代技术格式和具有丰厚积蕴的古典人文图式在他的画面上巧妙地统一起来。这种深入画面结构的探索,使南溪的现代水墨作品透出一种似乎难于言表却真切可感的中国文化意味或精神气质。它由此也提示了一个值得进一步思寻的学术问题:与“拟像”相关的一切究竟具有何种意义的真切性?对于这种学术问题的提示,自然也是南溪绘画价值的重要方面。

凭借切身的感受和认识,南溪别开“拟像的笔路”,为追求当代形态的绘画艺术实践提供了积极的启示和经验,其作品也因此清风扑面,透着生动的现代生活气息。

2006年8月于北京

【相关阅读】

陈孝信:转换即创造——谈“南氏水墨实验”

南溪:关于三维立体水墨的读法与创作

【编辑:李洪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