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勇和他赴威尼斯双年展参展的作品“古歌砖”。
舒勇,1974年生于湖南溆浦,中国最著名的当代艺术家之一。近20年来,创作了许多在中国社会产生广泛关注的大型作品。并形成具有创造力的艺术风格和视觉象征。其作品在纽约、巴黎、伦敦、巴塞尔、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地展出。2008年与吴冠中、黄永玉等30人获颁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颁发的改革开放30年杰出艺术成就奖章。2009年获第七届佛罗伦萨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终身成就奖,这是亚洲唯一获得此奖项的艺术家。
近日,艺术家舒勇收到来自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办公室的通知,包括他在内的7名艺术家将代表中国参加6月1日至11月24日在威尼斯举办的第55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
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享有“艺术界的奥林匹克”美誉。中国将以国家馆的形式参加。日前,记者在广州专访了艺术家舒勇。他透露,此次参加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的作品,将又是一场全民互动的艺术作品。届时,他将征集1500句由普通民众从生活、社会中讲述的代表性话语,将其升华为艺术作品,让中国用艺术“对话”世界。
记者:您能向我们介绍下此次赴威尼斯双年展参展的装置作品“古歌砖”吗?想借它向世界传达的是什么?
舒勇:首先我在中国社会运用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各类媒体,向各界人士征集数千个口号、格言、语录、警句、成语、社会热词、网络流行语等简短的文字词句,它们聚集之后整体而客观的反映中国社会生活现实以及文化。
然后将这些文字词句用谷歌直接翻译后,再将中英文对照的文字,书写成书法成为作品创作的基本素材,在这里运用谷歌来直译后通过书法来转化是作品的关键,因为我们阅读由谷歌翻译出来的,浓缩中国智慧及社会现状的文字词句,是一个在世界文化背景中对中国文化重新解构与建构的过程,生涩、碎片化、似懂非懂,甚至啼笑皆非。
整个阅读过程中让我们真切的体验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这件作品集中呈现并放大了这种差异,将谷歌翻译的并写成书法的各种文字词汇定格,铸进透明的砖里,形成特指的谷歌砖,再用谷歌砖砌成一道墙,打造一个具有视觉冲击的文化景观,出现在威尼斯现场,展现给世界观众是种熟悉的陌生然而在这种陌生中,观众体验到却是最熟悉的无趣和无助‘甚至莫名其妙,直至失语。这时你会猛然发现很多结果一开始就已注定,比如,在这个表面越来越一体化的世界里,沟通。
我从来不会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艺术性放在首要位置,我更重视作品的社会价值与历史价值。采用通俗、简单的艺术语言来引导大众进入我设定的语境,让观众主动参与并成为艺术的一部分。
记者:您是以做行为艺术闻名的艺术家,那么行为艺术有无收藏价值?具体通过什么载体来实现?
舒勇:行为艺术照片也有收藏价值,中国最贵卖到30万美元一张。
往往讲到行为艺术,人的直观印象是它一定和商业是绝缘的。实际上行为艺术现在也可以被收藏,主要是通过照片媒介来表达。它未来的空间还是有的。
从市场来说,艺术品不仅仅是现有的东西,还应该是有格局的东西。在我的创作里,一直注重见证时代的变迁和变化。
现在行为艺术照片收藏最贵的,在世界层面达到了300万~400万美元一张的作品,中国最高峰的作品也卖到了30万美元。90年代一幅作品《为无名山增高一米》,那张照片在行为艺术领域是卖得很好的。至于怎样防止盗版的问题,行为艺术照片上会有作者签名,标记这个影像的1/12或1/30,编上版号,类似版画的概念。
记者:看到您行为艺术回顾的部分,这让我想起今年三月的学雷锋日。去年您选择包装“中国好人”陈光标的事件,有人对这种行为艺术饱含质疑,认为这是一场炒作和秀,您怎么看?
舒勇:不管我们怎样看待陈光标,他和他的身体已经成为有价值的文化资源。
于是去年3月3日在学雷锋日到来之前,陈光标被舒勇塑造成雷锋的形象,头戴雷锋帽,身穿军大衣手握钢枪,为全国人民免费站岗一小时,这件作品我命名“雷锋陈”。
外面是经典的雷锋形象的装扮,在这些装扮里面却是一位争议的“慈善家”。不得不说整件事彻头彻尾就是一件时代感强烈的行为艺术作品。
从文化的层面看,陈光标这些年出格的慈善行为本身已经变成一种文化现象,不能简单用暴力慈善来概括。其真实带来的荒诞性力量,早已超越很多当代艺术作品的想象极限。不管我们怎样看待陈光标,他和他的身体已经是非常有价值和有意义的文化资源。
记者:很多独立艺术家都回避作品与商业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您似乎对商业化的操作并不排斥,而且还很善于“营销”艺术作品。您如何成功把商业和艺术结合起来?并把艺术效能在商业中最大化?
舒勇:艺术家对商业的认知该有智慧硬性回避显得“矫情”。
首先,我认为商业是一股进步的力量,艺术回避商业的话就是在回避进步的力量。商业肯定是当下推动艺术最好的力量,不然艺术没办法达到有效传播,也就没办法影响社会。
我的艺术是干预式的影响。必须借助商业的平台来做艺术,再深入到社会领域里。当下的政府、经济、社会各个层面都需要借助商业庞大的力量,艺术家要硬性回避的话就未免太“矫情”了。
同时,艺术个性要通过社会的过滤和演化才能成为公共知识,这时候作品就有价值了,它就不仅具备商业价值,还有历史性价值。
我觉得艺术家对商业的认知该有智慧,不是所有的商业都是低级的,因为艺术没有进入被公共考核的时候就不能成为社会的共性。我是从广东成长的艺术家,90年代中期,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商业气息最浓郁的地方,为我的艺术起步提供非常好的发展空间。
记者:当下有艺术品投资欲望的城市白领阶层,或许买不起那些天价拍品,但是还想在中青年艺术家作品的收藏中“小试身手”。在收藏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舒勇:多去看画展,注意跟进有潜质的青年艺术家。
我觉得收藏不是简单的商业性行为,而是创造性的劳动。因为收藏的是社会和历史的反映。
我曾给一些企业家讲课,告诉他们仅仅将收藏重心放在作品上时,今后这些作品99%都将在市场上沦为垃圾。那么哪些作品才会增值?就是站在格局的概念上,塑造作品的价值观,看这个作家的代表作是否与历史相关,反映时代,是不是能用艺术见证历史,在历史进程中不可或缺。收藏是在建立系统,历史也是用收藏来践行的。
找中青年艺术家作品,首先看这个人的成长背景,了解他的生存,发展状况,他的发展是否是可持续性。想投资就多去看艺术展,不要盲目跟进,同时可以通过好的评论家推荐去考虑买画,艺术百花齐放,必须去体验,多跑多看多查。
【相关阅读】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