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在日本社会尚末被全面接受 2013-04-15 17:10:46 来源:中华古玩新闻网
笔者在日本感受到,当代艺术在日本仍处于未被全面接受的处境。虽然日本有高桥龙太郎这样高素质的当代艺术收藏家,但是这样的人物在日本不超过三位。

笔者在日本感受到,当代艺术在日本仍处于未被全面接受的处境。虽然日本有高桥龙太郎这样高素质的当代艺术收藏家,但是这样的人物在日本不超过三位。很难想象拥有1.6亿人口及许多优秀艺术家的日本,当代艺术藏家的比例会是这样低。白石正美表示,“当代艺术是完全的西方概念,早年在日本很难被人们接受”,再加上日本西化的过程所遇到的困难,都是当代艺术在日本难以吸引藏家的因素。

19世纪末,随着留洋知识分子吸收并引介西方文化与典章制度进入日本,以及众多现代化事务的引进,对原本传统而保守的日本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物质需求与生活习惯不仅出现西化的转变,在教育系统与社会组织的广泛推行下,思想与观念也逐渐有了现代化倾向。日本在1955年开始摆脱战后的阴影,走上高度成长的列车,后来1964年的东京奥运,让日本的景观更是彻底变了。战后日本人一致的目标便是赶快富起来跟美国人一样过上好日子,1968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世界第三的水准,经济高度成长的效应也逐渐明显起来,大学学运不时在社会上发生。

永远改变了日本社会的泡沫经济,是1985年于纽约签订的“广场协议”,一美元从原本兑换240日元,变成兑换120日元,日本人的购买力在一夜之间翻了一倍,人们开始热议房地产、股票,包括艺术品,它们全成了炙手可热的标的物。日本人对艺术品的疯狂也就此体现,1987年,安田保险公司的后藤泰男在伦敦佳士得以60亿日元购入梵高的《向日葵》,隔年,日本百货龙头以3850万美元在伦敦苏富比购入毕加索《技术演员与年轻丑角》,类似的艺术品天价案例在当时的日本发生好几起,根据统计,1987年1月至8月,日本海关总计进口了价值734亿日元的西方艺术品,这仅是登记在案的报关价值,实际上再卖出的价格肯定要再高出几倍。

1989年的最后几天,日经指数达到38975点的历史最高点,此后开始下跌,1991年,指数跌破2万点,泡沫经济只维持了5年左右。此间虽然有人因为炒股票而赚了大钱,却也有不少人借高利贷买空卖空,结果导致破产或背上重债,直接造成许多家庭悲剧,整个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大扭转,全球媒体后来把这段泡沫经济造成的长期经济不景气称作“失落的十年”。

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的惨败,从社会经济到民族性,不难理解日本社会高速成长后的滞缓及害怕艺术市场的旧事重演,日本人就此失去疯狂的资本;如今我们见到日本经济虽然已经达到真正的国际化,不过日本人普遍心理却远远没有国际化,自富自足的社会造就日本人的排外及封闭,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构筑了厚厚的障壁。“当代艺术”的概念,在半推半就的状况下进入日本,尤其在与本地思想遭遇、融合的过程中,发生许多矛盾及误会,在西方国家文化强势压境下,其实不只日本,中国台湾在解严时期后,也发生过同样的事情:“如何在国际化(也就是西方化)的大背景中,维持自身文化底蕴并寻求平衡。”

【相关阅读】

日本插画艺术家打造4D惊艳之作碎片人生

日本黑船来航画卷将在大英博物馆展出

纽约日本协会古今浮世绘大展

【编辑:李洪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