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一飞:寻找内心的世界——意静心清 2013-04-20 17:13:06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伟子
自从大学毕业后,我有近20年的时间和艺术完全绝缘。可能每一个学过绘画的人都有这个感受,就是你不论从事什么工作,心中始终对绘画有一些牵挂。四年前,我重新拿起画笔,自己也不确定到底能走多远。当兴趣成为职业后,它也就变得沉重。

包一飞 作品

伟子:谈谈您的艺术经历?

包一飞:自从大学毕业后,我有近20年的时间和艺术完全绝缘。可能每一个学过绘画的人都有这个感受,就是你不论从事什么工作,心中始终对绘画有一些牵挂。四年前,我重新拿起画笔,自己也不确定到底能走多远。当兴趣成为职业后,它也就变得沉重。从刚开始的信马由缰到现在的瞻前顾后,一路过来,支撑着内心的,是看见自己在不断的进步。

我认为任何艺术形态的存在都是合理的。艺术史演义到了当下,每一个艺术家都在绞尽脑汁地想在题材或材料上有所创新,夺人耳目,出现了一些全新的形式和观念,我觉得都是好事。人活着总得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接下去的时间我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创作当中,不奢求有多大的成就,但愿能活的心安理得。

伟子:您从杭州到北京的这段时间有哪些感受?

包一飞:2012年3月,我从杭州来到北京。对于我这个南方人来说,北方城市的冬天给我留下太多负面的印象。萧瑟、冷峻、风沙、烟尘,极度的孤独伴着低落的情绪,当第一幅画开笔已是来京一个月之后的事情了。连着画了四幅便停了,因为题材的关系。既然画不下去,就出去走走,外面的世界会给你答案的。

伟子:您从去年开始到现在创作了一批彝族题材作品,这个题材打动您的地方昰什么?您希望通过这批作品表达怎样的感情?

包一飞: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旧书摊上看到了一本关于彝族服饰研究的书,我忽然想起了大凉山。十年前曾经和朋友去过,只是那个时候没在画画,关注的点不一样,但是彝族人奇特的服饰和淡然的眼神却依稀记得,也许在那里有我想要寻找的感觉吧。

从成都到大凉山,一路辗转,路途的艰辛无法想象,特别是那段公路,几十公里的路竟然开了八个多小时。可也正是因为这个,山里的世界没有被所谓的现代文明过多地污染。来到集市,当我置身于他们中间的时候,恍惚中,有一种出世的感觉:自己在画面中定格,周遭的人们说着完全听不懂的语言,吵杂而有序,买的或卖的,各自奔忙着,却异常地安详。间或有人会拿好奇的眼神伴着一丝羞怯看你一眼,很快地流出了画面……

这里是另一个世界,他们也许物资匮乏,也许教育落后,也许碌碌无为。但是,他们是真实的、快乐的、恬静的。而挣扎在喧嚣都市的我们缺少的正是这一块波澜不惊的心田。回北京后,这批作品几乎是一气呵成,每一幅作品里我都竭力地找寻那种静谧的、略带一丝神秘的感觉,相应地弱化了服装和配饰,希望能和观者产生精神上的共鸣。

伟子:您将于2013年5月1日举办“弥漫———包一飞写实油画展”,这次个展对您具有怎样的意义?

包一飞:当这批作品差不多完成时,朋友说,办个画展吧! 想想也是,完成这些画之后,自己觉得有了一些方向。一方面当做前一阶段的总结,听听大家的意见,另一方面为接下来即将进行的大画做些准备,积蓄力量。因为之前的画面都以单人为多,它所能承载的内涵和力量就会弱一些,意犹未尽。关于大画的构思一直在脑海里,需要有丰富的素材去充实,下一阶段,我会扎到某个地方,深入地挖掘材料,完善自己的创作计划。

伟子:您觉得好艺术品需要具备怎样的特质?

包一飞:在经过了一些事情之后,你会看清一些生命本质上的东西。在画这类题材的时候,想到的不是猎奇和哗众取宠,只是想表达我对人生的一些看法。其实人的一辈子,可以轰轰烈烈、跌宕起伏,也可以一帆风顺,波澜不惊,但最终一切的一切都归于平淡。同样的,观者在看这些作品的时候,结合自身的一些生活经历而有所感悟,从而引起共鸣,这是我想达到的效果。

在艺术的道路上行走,可以影响到自己的人或作品有很多。而且不同时期又会有不同的观念导致你选择的人或作品又不同。但我认为最终影响到自己的人还是自己,因为当你把所有对你曾经有过影响的一切慢慢消化,然后结合自身的特点便形成了自己的语言。

一个画家风格的形成有很多因素,而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画家自身的修养以及气质所赋予画面的独特性、唯一性。我不会去刻意追求某一种风格然后固定成为一种模式,也许我画任何一种题材可能采用的技法不一样,但是最终画面所传递的内在会具有个性化印记。

我始终认为一幅好画除了要有技术层面的要求,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追求。当画家自身的特质和画面的气质契合后便会产生一种触动观者内心的力量。而这两者都需要画家不断的寻找、撞击、冲突、磨合、妥协……之后,才有可能到达的境界。前路漫漫,我将一步一步走下去!

【相关阅读】

肖舜之:从自然与生活中走来的肖氏水墨

【聚焦雅安地震】陈默:成都艺术家会像5·12地震时帮助抢险

艺术家埃德·拉斯查入选《时代》周刊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

【编辑:李洪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