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要摆脱尴尬 需和观众互动 2013-04-24 10:05:54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石平
日前,记者从枣庄市文物管理办公室了解到,枣庄市现已建成开放的13家博物馆自免费开放以来,各大博物馆观众接待量出现了冷热不均的局面。枣庄部分博物馆年接客仅1万人次处境尴尬。

日前,记者从枣庄市文物管理办公室了解到,枣庄市现已建成开放的13家博物馆自免费开放以来,各大博物馆观众接待量出现了冷热不均的局面。枣庄部分博物馆年接客仅1万人次处境尴尬。

这则消息所提热的状况主要是那些博物馆受地利影响近水楼台先得月;冷的状况则是有些博物馆客流量少的惨淡写照,这让笔者想起了2011年6月11日,那场央视2套大型鉴宝会在市博物馆展厅举行的场景。三位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鉴宝专家为枣庄市广大藏友鉴宝甄别,并传授收藏知识、鉴别技巧。鉴宝活动吸引了数百名收藏爱好者的积极参与,其中还有不少来自江苏、河北的收藏爱好者。两年之间,前后对比一下博物馆境遇的两种不同状况真让人感到人“气”冷暖、“市”态炎凉,不由得感慨良多,也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有一句话叫“盛世兴藏”,枣庄历史文化悠久,拥有7300年的始祖文化,4300年的城邦文化,存有大量的文物藏品,民间藏品丰富,鉴宝会恐怕不火也不行。但是各种鉴宝活动如此精彩,人们在享受文物鉴赏的服务时,也不禁感叹:博物馆本应离市民“这么近”,现在则感觉却是“那么远”,反而出现忽近忽远乃至尴尬冷清的局面,的确是不正常的。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馆藏文物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精华片段。笔者也去过几次市博物馆,印象是博物馆不“博物”,也就是没东西或没新鲜的东西看,多年一贯在一个低水平的发展基础上长期徘徊不前。然而文化市场上的各种杂项文物很受青睐,有很多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大量文物更是没法知晓。所有这些矛盾的集中点都指向文博体制尚不健全,改革文博体制、提升陈展水平已经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要吸引观众爱上博物馆,除了馆内环境舒适、配套设施完善以外,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实物陈列丰富,形式多样,并与观众形成互动。目前的状况是考古单位发掘出土的文物,不能及时在博物馆展出,使得广大观众看不到最新的考古和研究成果。

为此,建议可否建立政府部门审核批准,个人投资、收藏、管理的模式。这种“政府搭台,收藏家唱戏,市民共享”的模式包括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在资金、场地、税收、人才引进等方面,对民间收藏的发展给予支持,或是通过闲置的客家民居,建设一批公益性展示民间收藏的场所,为民间收藏品提供展示的平台。也可以通过将文物“寄展”、“托管”在公立博物馆的方式,变收藏家手中的“古玩”为博物馆的“文物”。

博物馆除了收藏与科研的功能外,宣传教育与观众的关系最为紧密。有关国际组织把每年5月18日定位为国际博物馆日,今年是第37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这一充满乐观的主题以方程式的形式动态地展开,聚合了当代有关博物馆的若干基本概念,凸显了博物馆的普世性质以及它们对社会的积极影响。愿博物馆为中国梦软实力提升助力。

【相关阅读】

把历史课搬进博物馆

河南退休老人自掏260余万建私人博物馆

【编辑:文凌佳】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