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裔法国艺术家伯恩的作品《向赵无极致敬》
朱德群的抽象主义作品
第一次参与大型的艺术展览,就是昨天(4月30日)晚上的2013艺术北京的预展。对一个艺术领域的新人来说,要说有啥成熟的想法,那是胡扯。不过,作为一个非艺术领域的媒体人,说说媒体人的看法,或许可以造次。
早就听说,作为国内市场派的当代艺术展的一个重要品牌,“艺术北京”在艺术圈里的知名度似乎不肖多言了,从昨晚去的人就可以看出来。像王绍军兄所言,演艺名流都很多,当然,一般的如我这般普罗大众,也是乌泱泱的。
热闹之下究其实,是最难的。因为就像媒体一样,一篇文章之好坏,尽管不全在主编,但如果主编大人喜欢,不好也好,反之亦然。150余家画廊及拍卖行等机构悉数亮线,那么庞杂的艺术家及艺术品群,自然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大概每一个去参展的名流,藏家或者大众,都不可能看懂所有展出的画作。当然,对那些标于高价的名作,相信也仍旧褒贬不一的。
为了有个条理,先说说我所已经接触过,或者听说过的那些名家名作吧。在北京匡时的展品中,有我最近临摹过的朱德群、吴冠中、林凤眠的画作。这三位的经典作品,如果不是细品,在成千的展品里,似乎并不明显。原因是什么?很难说清楚,但这也成了一个参观者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好与坏,究竟该怎么样去看?精美的装裱,大气的展厅,还是观者潮涌,才是好的一个重要指标呢?或许都不是。但也可能是,过去的名家名作,或许在现今富丽堂皇的环境里,确实会有些失色,也属正常,毕竟当时之技法手段,不如现今之丰富,但也不排除当今观者,好的看多了,旧时佳作,不觉为佳了,也为未可知。
对于当代的作品,2013艺术北京展上,更多的还是油画作品。从流派来看,西方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到当今未来主义、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诸如此类,都可以找到相应的作品。从题材来说,像煮鞋子做胶囊这样的新闻类题材,都有了。当然,传统的,人物、山水,还是不少的,也有不少科幻及反叛类的。
从中外对比来看,这次参展的国外艺术家的作品,似乎更重视直接的视觉感受,而对类似技法、构图、色彩搭配等,都放在次要位置了。这些艺术家的目的,或许就是让观者一下子被作品所想展示的视觉冲击力所折服。当然,也有让习惯于国画种写意手法的国人熟悉的,似乎糅合了中国大写意的油画,像那张大草原,非常明显的写意感觉,看标价,百万级别的,说明西方人对能中西结合的作品,也开始情有独钟了。
对于作品的功底,这似乎不应该是讨论的重点,但在明显眼前一亮的作品匮乏的时候,这肯定是一个可说的方面。留下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艾轩的荒原上的藏族小女孩系列,那眼神画的如此出神入化,让人过目难忘。但其他的笔画非常细致鲜艳的像印刷品样的油画作品,真不知道是该当印刷品来欣赏,还是当油画作品来欣赏。
还有一个值得一说的是,这次主赞助商奔驰汽车还特意弄了个“奔驰少年儿童艺术展”,里面大部分确实一看就是童心画作,但也不乏画技与画意都类成人的作品,可见中国的后起新星不乏。但如何让他们保持创造力,这是个问题。如果艺术的创造力,仅仅流于由技法造就的形式感和感官刺激,那或许艺术百花园就成一枝独秀了。
当然,艺术家的创造力似乎并不是也不应该由画廊来左右,但或许积极去发现并推动艺术家的创造力而不是纯粹去迎合销售,应该成为画廊的“中国梦”吧。希望这个梦,不仅仅只是梦而已。
【相关阅读】
“艺术向往”——现代传播与艺术北京共同举办2013年开幕酒会
【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