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德观 阳光女孩
日前收到由杨德康同学寄来的《敖德观水彩画集》,看后十分欣喜。杨德康和敖德观都是我当年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附中高我两届的同学。他们是附中第一届的学生,他们这个班在当时无论是在教学理念上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带有开创性和具有奠基性。因此从各个方面都成为我们后几届同学学习的榜样,并成为开启性的先导者。记得敖德观当时还是附中学生会的干部,是专事文体活动的部长,更显得充满了活力,具有一种成熟感,是我们可敬的师兄。
敖德观的画集作品,有明显的阶段色彩,前期50年代的作品偏重于直观写生性。从2005年之后的作品更多地转向创作性。我对他前期作品感觉强烈,特别是看到《孤山中山公园船码头》和《外西湖18号门前》等画幅,心底不由得浮现出50年代在校时青春年少岁月的情景,那中山公园的游船码头,那岸边的垂柳,那暗红色的售票小亭……我们附中学生的生活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朱公祠到平湖秋月,苏、白二公祠之间度过。因为那时,朱公祠是我们的课堂,苏、白二祠是我们的宿舍和食堂。每天我们都要来回其间,500米左右的距离,就要经过“省图书馆”、“中山公园”、“省博物馆”,美术学院本部,短短的路程,却让我们有幸沐浴在优美的湖光山色中,荡漾在悠久的人文艺术中。“游船码头”、“外西湖”是我们最出色的写生场所。许多同学在此练出了扎实的基本功,画出了许多出色的作品。我们看到的敖德观的这几幅水彩,充分代表了那一个少年时期,却已经能画出飘逸而简洁、充满了激情的写生杰作。这些触动心灵的作品,再次呈现了那一段让人流连忘返的金色岁月。
敖德观的作品在时间段上相隔甚远,但细看仍是紧密相连,绘画的气脉前后呼应、相承。50年代的作品直观、纯情,造型基础扎实。正因前期的绘画功底,才获得了后期创作性作品的辉煌。在《百年沧桑·百年经典》和《时空的痕迹·很美》两幅画中,可鲜明地感觉到一种精神上的内涵和水彩表现艺术的精湛。画面讲究结构性的章法,既具有浓重的生活气息,又具有历史的厚重感。
近期的作品却反映了敖德观虽已步入从心所欲之年,但却有年轻的心志,表现在对当下时尚的敏感,从他《广告如林美女如云》和《斑斓的斑马线》等画中体现了他的年轻心态和捕捉生活元素的能力。画者关心社会,关心周围的生活,关心人们的精神,体现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年轻人的关爱。正如他所说:“从心之年,画致所欲”,由表及里地塑造出一种纯真的美感。他这种风俗性的反映现代生活的水彩作品,为目前水彩画界不多见矣!
从敖德观的作品中渗透出这份用功用心之力,令我等为之感佩。
如能按年轻时的放松而在虚实上扣紧,画面也许会有更大的活力和生气!
(王维新,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常务副主任、中央美院教授)
【相关阅读】
【编辑:谈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