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切开的自我——访德国艺术家苏珊娜·赫特里奇 2013-06-09 11:59:12 来源: 国际在线 作者:武诗韵、郑安
苏珊娜赫特里奇2008年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是一位年轻的德国艺术家。她的作品包括装置、摄影、版画、雕塑以及录像。2013年3月7日至4月10日,米兰三年展设计博物馆与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处合作,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关于时间设计的展览。

时间切开的自我——专访德国艺术家苏珊娜赫特里奇

德国艺术家苏珊娜赫特里奇和她的作品《时间粉碎机》

苏珊娜赫特里奇2008年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是一位年轻的德国艺术家。她的作品包括装置、摄影、版画、雕塑以及录像。2013年3月7日至4月10日,米兰三年展设计博物馆与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处合作,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关于时间设计的展览。苏珊娜赫特里奇的作品《时间粉碎机》是展览中最受关注的作品之一。记者日前就时间与人生价值等哲学话题对苏珊娜·赫特里奇进行了专访。

苏珊娜说,《时间粉碎机》有点像日历,只是随着每天一点点过去,当天的日历会被逐渐撕成碎纸条。“《时间粉碎机》是把时间这一虚化概念以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表现出来。表现的实体就是这些纸,也就是通过它把人们经历的,并且不断流逝的每一个片刻展现在人眼前。一方面呢是让人们珍惜活着的时光,另一方面,它也揭示出一些阴暗想法,一些令人不快的东西,比如恐惧,对于变老的恐惧。人想要永葆青春,但事实上,人活着的每一个瞬间都已经是失去的瞬间。这就是我所说的“阴暗”。这个《时间粉碎机》看起来很讨人喜欢,但实际上想想觉得很可怕,(这个月)已经过去4天了,我没法重新再过一遍,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时间粉碎机》没有停止开关,正是象征着时间流逝不可停止。面对冗长纠缠的碎纸条,有人会忆起年少时的“华灯烟火,梨园鼓吹”,也有人感叹“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设计者苏珊娜却不愿意为它仅仅赋予某一个特定的含义。“我并不想对它作出评判,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简单来说,它应该是中性的。我只是把无形的对时间的想象用纸的形式表现出来,变成有形可感的东西。我希望它是一个开放的作品,不需要什么语言解释,任何文化背景的人都能看懂;同时也会有一些地方难以定论,有时候需要进一步的阐释,但我不想什么都解释。”

出于对时间逝去的恐惧,我们会想,总得做点什么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或者反抗一下命运的安排吧?对此,我们可以自然地联想到苏珊娜的另一个作品——《Why not?》。这是一个简单的标语,写在公路边或地铁站台上。“Why not?”,“为什么不?”,听起来就像一句鼓励性的告白,想做什么就赶紧去做吧。古诗讲,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对此,苏珊娜却又另一番看法:“(《Why not?》)它其实是一种提示,是对于自我的一种恐惧。很多人可能对那种场景很熟悉,就是人会有那么一瞬间产生令人害怕的想法。很经典的是,当人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在将要过一座桥的时候,突然会想,我就……就这么掉到桥下面去吧,但人又会在非常非常短的一瞬间明白不会这么做。不过有时候,这些潜意识,这些阴暗的可怕想法就像恶作剧一样会突然跳出来。这个作品提示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境。比如,在地铁即将开过来的时候,人突然会有跳下去的冲动,然后立刻会 啊 的一声惊醒: 我到底是谁?我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这个作品就是对人自身偶尔出现的可怕一面作出的提示。”

苏珊娜的作品总会展现一些出人意料的东西,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非主流”。它带来的并不是惯常的愉悦感受,但我们反而会被那种“不习惯”直直地戳中,被迫面对自己真实却秘而不宣的一部分。每个作品都反应了一个细小的面,这些作品的背后是一个统一的哲学理念。“我的另一个作品《宣言》,最能代表我的基本哲学观,就是世界的复杂性。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也许这个观点在亚洲并不稀奇,但是西方很习惯用非善即恶、非黑即白这样的价值标准来进行判断,而我并不这么认为。”

正是因为“昨日之日不可留”,我们才马不停蹄地评估上一秒过得是否值得。而价值的评判标准越单一,遗漏的东西就越多,度过的时光也就越乏味。生活里有无数个瞬间,无法臧否论断,却击中人心。在告别前,记者对苏珊娜说,在北京地铁“国贸站”,由一号线前往十号线换乘的路上,有一张地铁线路图。空白的地方多了几个手写的站名,也许是被恶作剧添上去的:紧挨着“劲松站”的后面,是用不同颜色不同笔迹写的英文单词,依次写着“天堂、地狱、自由”。

【推荐阅读】

卡塞尔文献展所在机构任命苏珊娜·普费弗为艺术总监

艾未未参加威尼斯双年展遭质疑 德国馆策展人强势回应

【编辑:田茜】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