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广超:以书为母体 2013-06-14 11:31:17 来源:外滩画报 作者:韩见
赵广超作为艺术家在法国有着不错的前景,但他没有继续下去,也是因为“觉得好像人生不应该是这样了”。回到香港之后,赵广超在多所学校教书,后来成立“设计及文化研究工作室”。

赵广超的“设计及文化研究工作室”里有一个房间专门摆放与项目相关的小物件,还有许多制作器物的传统工具。

赵广超的“设计及文化研究工作室”里有一个房间专门摆放与项目相关的小物件,还有许多制作器物的传统工具。

从九龙荔枝角地铁站出来,映入眼帘的是一幢接着一幢的工业大厦,底楼的仓储空间敞开着,工人们正忙碌地往货车和手推车上装卸货物。“设计及文化研究工作室”所在的亿利工业中心和周围的大厦并无区别,像所有老旧高层建筑一样,这栋楼的电梯人满为患、运行缓慢,而且不断摇晃。为了避免目光交汇的尴尬,人人抬头死盯着指示灯,只想目的地那层的数字快点亮起。赵广超在 3 楼上了电梯,但直到我们一起走出电梯、他用门卡开了 905 室的门,我才认出他来。

赵广超在2001年创立的“设计及文化研究工作室”去年从中环搬到了亿利工业中心,1 年不到,3 楼的办公室就不够大了,于是他把负责教育推广的一帮“吵得要死”的年轻人留在3楼,他自己和研究与发展部的8个同事又在9楼租了一间。“就是觉得好像工作室不应该在中环了,在那里很多人来找你,是个总让本来不是朋友的人后来变成朋友的地方。在这里没有人注意你在干什么,很安静。”赵广超在 3 楼有一间可以睡觉的房间,基本上他算是住在这里,白天就在 3 楼和 9 楼之间跑来跑去,要么就在北京的工作室。

1990 年代,赵广超作为艺术家在法国有着不错的前景,但他没有继续下去,也是因为“觉得好像人生不应该是这样了”。他的普通话不好,表达想法的时候显得有点费力,但是意思反倒很重而且很明白:“我们那一代有一个现在看起来很浪漫的看法,总觉得生命的阶段都是可以自己拿起来、自己放下的,每一段你能够安顿在上面。在法国我觉得当艺术家其实不大困难的,只是比人家画得好一点而已,他们就说你应该留在法国,入法国籍。我觉得岂有此理,不喜欢别人教我怎么做,生命总是要我自己一笔一笔画出来的吧?艺术也不是工作吧,而是一个本质的问题,怎么要花那么多时间去证明自己的本质呢?我觉得不应该由别人来肯定你的本质。”

回到香港之后,赵广超在多所学校教书,后来成立“设计及文化研究工作室”,研究及工作范围从书籍出版延伸至数码媒体、展览、教育项目等不同形式,内容多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以及香港本土文化有关,赞助与合作的机构包括香港政府、故宫博物院、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何鸿毅家族基金等。其中与故宫相关的就包括“紫禁城在我的家”网站、纪录片《卢浮宫中的紫禁城》动画制作、《我的家在紫禁城》系列丛书和展览推广等 8 个项目,“香港文物古迹的推广计划”也已为体现香港本土特色的荷李活道和大埔碗做了书籍、动画和教育推广。

赵广超和他的团队很擅长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和现代的视觉语言向大众,尤其是年轻群体输出传统文化,他称自己做的事情是“国宝下凡”:“我觉得每一个地方的政府,花这么多钱在整理那些文物,不好好利用一是浪费,二是作孽,你整理好了以后看着它发霉,真是太可怕了。反正我们整个世代也不能摆脱物质,那就好好看着它,不要说一堆很玄的东西。所以我就会去求他们,把做这个事情的价值和他们的孩子联系起来,一般就会有效。”但也不全是赵广超求别人,故宫博物院看到他为紫禁城做的网站之后就主动找上了门。已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引进的《我的家在紫禁城》系列书籍,从文字到插图都很好地诠释了“书之美”。虽然是写给青少年读的,但赵广超希望每个读者长大以后,还可以拿出这些书,把内容讲给自己的孩子听,这样传统的东西就可以一代一代传下去。

工作室正在运作的一个关于“耕织”的项目,赵广超从线装本《御制耕织图》中打印出插图仔细研究。

赵广超带领团队制作的《香港建造:荷里活道》图书。

B= 《外滩画报》Z=赵广超

B:“我的家在紫禁城”系列图书里,有好多是你和别人合写的,你们是怎么分工的?

Z:这大概是我们的秘密吧。我告诉每个年轻人,我会带着他们去做,他们的名字会出现,慢慢他们要开始自己负责。我总是希望很快由他们去做,再有自己的工作室。本来我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家(笑),很快就不止我一个了。

B:我还看到有几本是你和工作室的吴靖雯合写的,她的专业不是艺术,那么画画的部分就由你来完成?

Z:画画也是她。我另外的责任就是发掘每个人的潜力,其实她画画是我们里面画得最不好的,可是她做出来的事情挺完整。我告诉她画画不是美丽的工程,美丽是化妆,他们如果写很漂亮的句子,会给我骂的。不要把心思放在装饰上面,你怎么打动人家就要怎么做出来。如果你没有什么东西,就不要骗别人说你的东西很好,应该有这个立场。

B:你同时负责那么多项目,有时间逛书店吗?

Z:我知道有想要的书,就叫工作室的同事去买,逛书店是偶尔。我自己只能消化传统的书,其他的都是贪婪。我的 iPad 里有 7000 本书,因为下载很容易,结果每次我好像只要看它的书名已经够了,就拥有它了。我觉得对不起自己,我也算搞出版的吧,结果做自己的叛徒。现在出现电子书,我就在想,以前中国不是有石器时代吗?后来青铜出现了,出现后就更要好好想一下石头的用法,我也要更好地去想一下。很多基金支持我,我要想人家支持我的原因是什么,起码不应该让人觉得花钱花得很冤枉,要让他们觉得好,想进一步去做。我还要让社会上的年轻人觉得做这一块是有价值的,起码要有一个成功的案例,让他们觉得原来我做文化也可以安身立命,解决名和利这些现实的问题。每次不同的项目,都要慢慢去想去做,总是安慰自己,文化最莫名其妙和最厉害的地方是它以后才能生效,有时候也要骗自己一下,对我们相信的东西有坚持。

B:你去想纸质书更好的用法,想出来要怎么应对电子书了吗?

Z:我举一个例子。以前我看书,闭着眼睛拿起来就知道那是什么书,因为有手感、重量和味道。我喜欢躺着看书,手就是支架,看着睡着了,半夜里书就会掉下来给我一巴掌,这个感觉是很亲密的。那么我做《香港建造:荷李活道》的时候,就把它做成一条街道,翻开来像奏折一样是连着的一长条,如果你对这个街道感兴趣了,好,那你可以看反面,是它的历史。后来我们做了电子的东西、动画,都是以书为母体的,有了母亲才能生出那些东西来。

B:你的那些书确实都做得很好看,每个人的画也都有自己的风格。

Z:一般啦,其实不是很好。现在一说风格他们就骄傲。

B:你是很严格的人吧?

Z:他们说是,我自己不觉得。严格的话我就不让他们做的东西走出来了,其实做得不好。不过他们还年轻,可以一边做一边学。

B:你每次做不同的项目,根据项目的内容,需要看很多书吧?

Z:以前我看的那些书是很可观的。我也不是做伟大的事情,只是我要知道一个命题牵扯的范围和可能到达的深度。以前我的做法是会把一个公共图书馆里有关的书都在里面看完。我就在想,公共图书馆里的知识,其实非常不简单,如果一个人懂得图书馆提供的知识,就已经很厉害了。可是图书馆却好像没有产生什么作用,为什么大家不喜欢这些书呢?我就尝试整理一下,从很容易进入的地方开始,问题出现了,我才去找更严肃的书。书我是接触了很多,我自己的书是比这里多很多的,在不同的家里,这里基本上都是工具书。其实我很喜欢看闲书的,闲书才会滋润生命吧。

【相关阅读】

赵广超新作《国家艺术-十二美人》发布会举行

梁文道专访赵广超:学问是一种手工艺

【编辑:文凌佳】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