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张北溥齐名不同价
0条评论
2006-11-17 23:14:00
不久前,上海崇源推出了溥儒作品专场拍卖, 278件不同时期、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作品集中拍卖,空前盛况吸引了众多藏家,总成交额2000多万元。去年春季,北京翰海公司也曾推出溥儒书画精品的专场拍卖,其中《钟馗嫁妹》以286万元成交,创下了溥儒单幅作品成交的最高记录。业内人士认为,溥儒这两个专场的高价位成交,带动了市场的整体需求。 溥儒本名爱新觉罗·溥儒一生创作的作品难以计数,存世作品很多, 且很早就在市场上流通。早在民国时期他的画价就很高。上世纪30年代初,溥儒就订下如下润格:“堂幅六尺120元,五尺80元,四尺60元,三尺40元,三尺以下30元,屏幅减半,以四尺为一堂,单条照常幅例,册页每方尺20元,手卷每方尺20元,成扇每面10元,细画题诗加倍,先润后墨。” 当时与张大千、吴昌硕、 吴湖帆等画家并驾齐驱,并有“南张北溥”之称谓。 上世纪80年代苏富比、佳士得拍卖中国书画后,溥儒的作品常在拍卖场上亮相, 1987年他的《梅下美人》在佳士得拍卖会上被人以3万港元竞得;1993年他的《楚王宫》手卷在佳士得拍卖会上被拍至13.8万港元;1998年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溥儒《江千秋霭图》以139.5万港元成交。在国内拍场上,1994年他的精心之作《松岩访友》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创下165万元的好成绩;2000年,他的力作《西游记》被中国嘉德拍至132万元。 自称“旧王孙”的清末恭亲王后裔溥儒, 有人评价他的书法是一般可及清代名家,个别字则可与明代书法家媲美。他的行书被推为文征明以后第一,常用的印章为“旧王孙”和雕刻有龙凤虎的印章及署名。溥儒也曾对弟子说,与其称他为画家不如称他为书家。因为他的绘画技法得力于他深厚的书法素养。然而,在拍卖市场中,溥儒的书法远远比不上他的绘画作品。近几年来,溥儒的书法作品才被市场所看好,每平方尺上涨到了8000元人民币左右,整体价位呈现了稳中有升的趋势,后市其书法作品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 目前,溥儒的书法作品价格落差很大,一般作品只有1至2万元,但精品仍可达到数十万元。1995年嘉德秋拍上,他的《行书》八条屏拍至20.9万元;2002年他的《书法44开册》被翰海拍至55万元。在2004年北京荣宝秋拍上,溥儒的《行书册页》14开拍出了 66万元;同年的北京翰海秋拍上, 溥儒也有三幅书法上拍,但都没有超过10万元。 如以扇面作比较,张大千扇面拍卖的最高价为34.1万元人民币,吴湖帆扇面的最高价更是高达39.6万元人民币。而一向与他们齐名的溥儒,最高的扇面成交仅为13.2万元人民币。齐名而不同价,溥儒作品在受到冷落的同时,也为今后的价位上升,留出了不小的空间。(收藏拍卖导报)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