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股票市场大起大落,令股民们坐立不安。艺术市场中也在发生同样的事情。伴随着2006年春拍落槌,近现代书画成交一片低迷,当代艺术品全面上涨,一些人开始坐立不安,考虑着如何收回自己的投资、调整自己的策略了。“艺民”们开始感受艺术品投资风险带来的恐慌。现在的艺术品收藏,再也不是过去那个高雅的爱好与乐趣,而成为一种彻底的投资行为。
收藏热变成投资热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手中拥有一些闲钱,这些闲钱的流向很可能就是满足精神文化的需求,在具有悠久收藏文化的中国,将这些钱用于艺术品收藏,是理所当然的事。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艺术品市场有可能启动。2003年,中国大陆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北京的人均GDP则达到3874美元,这一轮艺术市场的热潮也正是开始于这一年。
这股艺术市场热潮的启动力量是惊人的,艺术品拍卖纪录不断刷新,一个个艺术品收益神话被呈现在大众眼前,上世纪90年代几千元的作品已经卖到几十万甚至百万,艺术品投资显示出比股票和房地产更大的回报率。加上媒体的大量宣传和炒作,艺术品市场被描绘成一个低投入、高回报的梦幻投资舞台。全民投资的热潮开始在艺术市场出现,收藏热迅速转变成艺术品投资热。
收藏家变成投资者
中国艺术品的收藏家是幸运的。过去20年,国内艺术品价格翻了十倍甚至百倍,这恐怕不是所有收藏家都能预见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币升值,富人们忙于四处寻找艺术品,这与80年代日本艺术热潮中的市场环境极为相似。中国新的财富阶层正忙于遣返那些艺术珍品。据统计,过去200年中,艺术品升值兑现的周期平均为30年,而眼下的中国艺术品热潮自然是难得的好机会,国内外的藏家纷纷趁此机会将藏品套利兑现。
以往,国内藏家通常是通过其他事业赚钱,艺术品收藏只是一种乐趣。而今天的市场情况使艺术品成为回报丰厚的投资对象,藏家在买家和卖家间变换自己的角色,一些藏家甚至自己开画廊、办基金,以更积极的手段从艺术品中获取更大利润。由于藏家对艺术品的理性了解,加之长期积累的艺术市场资源和雄厚的资金实力,使藏家成为艺术品投资者中的佼佼者。
投资人变成收藏者
2003年,股票市场已经萎缩50\%,房地产市场在国家调控政策下,投资减缓。众多怀揣资金的投资者开始把眼光转向艺术市场这个舞台。一些人将资金从股市和其他投资领域中撤出,投入艺术品市场,大量资金的涌入使艺术品市场迅速膨胀。2002年国内拍卖市场总成交额约为6亿人民币,2003年达到25亿,开始成倍增长,到2005年底,仅国内7大拍卖公司的总成交额就达到57亿。而整个艺术市场交易额约为200亿。
很多投资者曾是金融和房地产领域的成功者,他们试图通过同样的方式在艺术市场获利———炒作。这些投资者进入艺术市场,并不是基于对艺术的需要或对艺术品未来价值的预期,他们是希望能在上涨的艺术市场中迅速获利。除了充裕的资金外,他们并没有足够的艺术知识和心理准备。这类资金盲目进入艺术市场,被一些有准备的业内人士牵引,在高价中购买艺术品。缺少专业的艺术投资判断力,只套用金融市场的炒作方式,最终蒙受巨大损失。如2005年中最热门的近现代书画,在今年的春拍中,成交率仅为60\%左右,价格跌幅30\%至40\%,表现出大幅回调的趋势,那些去年高价购入的买家无法短期兑现,大量作品滞压手中,投资人变成收藏者。
在收藏与投资的转化过程中,艺术品价格被迅速抬高,这是蓄积已久的艺术品价值回归。对艺术市场而言,高价是好事,能促进艺术的发展。而短短三年热潮就表现出调整的势头更是好事,使投资者能够更尊重艺术本身的价值规律,更理性地面对艺术投资市场。如《福布斯》杂志所说:艺术品收藏需要智慧。(书麟 上海证券报)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