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彩油画奠基人周昌新千万油画北京开拍
0条评论
2006-11-18 19:36:00
中国重彩油画奠基人、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周昌新先生的巨幅油画《中华魂》(尺寸:300cm x 800cm)将于7月3日至5日在北京皇城艺术馆举行拍卖预展,7月6日将由北京圣天阁文升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进行专场拍卖。据权威人士估计,这幅油画目前的估价在1000万元人民币左右。7月8日,北京圣天阁文升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将联合中国美术馆和皇城艺术馆在皇城艺术馆展厅举办周昌新艺术展,展示周昌新近年来的百余幅重彩油画力作。
用六小时创造艺术神话
2005年12月3日,初冬的画室有点冷,周昌新坐在一个8米长3米宽的画布前,陷入沉思,一旁的妻子聂莉正在为他准备画笔和颜料,唱片机里反复地播放着《黄河大合唱》和《黄河钢琴协奏曲》……。
“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随着曲调进入高潮,周昌新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激情,11点30分,他拿起画笔,蘸上颜料,开始创作宏篇巨制之作---《中华魂》。大片大片的油彩在画布上流溢、驰骋;在情绪激动的高潮,他甚至什么都不想,只管用画笔在画布上疯狂地涂抹颜料,任意倾泻他像黄河浪涛一样汹涌澎湃的激情。他已不再参考写生、草图或者照片,而是完全根据自己心中的黄河来创作,根据自己在壶口瀑布写生时刻的亲身感受和鲜活印象来创作。时而土黄色,时而棕色、时而白色、红色……。
不知不觉,墙壁上的时钟指针指向了5点30分,此时,壶口瀑布清晰的轮廓出现在周昌新的眼前,他知道,成功了。而完成这幅24平米的巨作,他仅仅用了6个小时!在这6个小时中,周昌新几乎没有退后看一眼,笔挥不停,仅白色颜料就用去了15支,调色油也用掉了5瓶,甚至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折断了一支画笔!
著名艺术评论家水中天教授对《中华魂》的评价是:“周昌新先生的黄河和我见过的黄河作品完全不一样,《中华魂》画出了河水的气势,有自然形成的大气和笔触,表现形式很到位”!
其实,完成这样一幅宏篇巨作,前后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2005年11月12日,青年画家周昌新从北京来到山西省吉县壶口瀑布写生。黄河早已激发了画家的创作灵感,他在北京早搜集了大量介绍黄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从发源地到入海口,九曲黄河早已蜿蜒流淌在画家的心中。经过反复的思考和定度,他最终选定了壶口瀑布。为了直接感受黄河的胸怀、力量和精神,周昌新几乎站在了瀑布的最前沿,因为离崖口太近,随时都可能掉进巨大的旋涡而粉身碎骨,同行的朋友紧紧地拽住周昌新的衣服。漫天的水雾夹带着泥沙洒落在画板和脸上,他全然不顾,他只想近距离感受黄河的雄壮与魅力。而这些“高危”亲身体验,也成为他创作《中华魂》的最基础的源泉。
年仅33岁周昌新是中国重彩油画的奠基人。其作品前期以现代重彩为主,中期开始重彩油画的创作,近十年来,他不畏艰辛,踏遍中华大地,深入社会民众,写生采风,并尝试用各种绘画风格来探究重彩油画的发展方向。《中华魂》可以说是周昌新重彩油画创作的一个里程碑。画面效果表现得直接朴实,不再拘泥于线条的走向与粗细变化,不再单纯追求线条的装饰性表现与精细的色块平涂效果,开始呈示人之本源的原始、粗犷、朴素之风。从这里可以看出周昌新已经完成了一个凤凰涅槃式的艺术炼狱的过程,真正的奠定了中国式重彩油画的画风。
周昌新其人
周昌新,1973年出生在广东湛江遂溪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淘气爱玩的他读小学一年级就开始迷恋上画画,小学五年级就给电影院画大幅宣传画。初中二年级开始在油画家宣仲先生的指导下学习绘画基础,1990年考入湛江艺校美术专业学习,在老师黄卓玲的指导下学习现代重彩画,1993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到北京,师从中央工艺美院(现清华美院)杜大恺教授专攻现代重彩。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研究生班继续深造,毕业后致力于研究中国重彩画与西方油画的融合问题,并开创了重彩油画的新画风。作为重彩油画的开创奠基人,周昌新为中国的重彩画发展开辟了新路,为中国油画的民族化发展开拓了一条光明大道,他长期在经济部门工作,对社会各行各业的深层次问题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绘画艺术成为他反映各种社会问题的重要方式。他的作品画风淳朴,题材广泛,风格多变、主题深刻、构思奇特、表现大胆,并善于捕捉瞬间即逝的动人情景,关注民生,反映影响社会发展的本质问题。他擅长创作主题性大型绘画,曾担任“三峡坝区艺术设计与文化建设总体规划方案”课题组总协调人。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艺术大奖,并被授予“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荣誉称号、“国际艺术家”称号,现为世界艺术家协会理事。作品多次在《人民日报》国内版及海外版等众多权威媒体发表。曾在国内举办个人画展,广受好评,有多幅作品被海内外名人收藏。(来源:四川美网)
用六小时创造艺术神话
2005年12月3日,初冬的画室有点冷,周昌新坐在一个8米长3米宽的画布前,陷入沉思,一旁的妻子聂莉正在为他准备画笔和颜料,唱片机里反复地播放着《黄河大合唱》和《黄河钢琴协奏曲》……。
“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随着曲调进入高潮,周昌新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激情,11点30分,他拿起画笔,蘸上颜料,开始创作宏篇巨制之作---《中华魂》。大片大片的油彩在画布上流溢、驰骋;在情绪激动的高潮,他甚至什么都不想,只管用画笔在画布上疯狂地涂抹颜料,任意倾泻他像黄河浪涛一样汹涌澎湃的激情。他已不再参考写生、草图或者照片,而是完全根据自己心中的黄河来创作,根据自己在壶口瀑布写生时刻的亲身感受和鲜活印象来创作。时而土黄色,时而棕色、时而白色、红色……。
不知不觉,墙壁上的时钟指针指向了5点30分,此时,壶口瀑布清晰的轮廓出现在周昌新的眼前,他知道,成功了。而完成这幅24平米的巨作,他仅仅用了6个小时!在这6个小时中,周昌新几乎没有退后看一眼,笔挥不停,仅白色颜料就用去了15支,调色油也用掉了5瓶,甚至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折断了一支画笔!
著名艺术评论家水中天教授对《中华魂》的评价是:“周昌新先生的黄河和我见过的黄河作品完全不一样,《中华魂》画出了河水的气势,有自然形成的大气和笔触,表现形式很到位”!
其实,完成这样一幅宏篇巨作,前后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2005年11月12日,青年画家周昌新从北京来到山西省吉县壶口瀑布写生。黄河早已激发了画家的创作灵感,他在北京早搜集了大量介绍黄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从发源地到入海口,九曲黄河早已蜿蜒流淌在画家的心中。经过反复的思考和定度,他最终选定了壶口瀑布。为了直接感受黄河的胸怀、力量和精神,周昌新几乎站在了瀑布的最前沿,因为离崖口太近,随时都可能掉进巨大的旋涡而粉身碎骨,同行的朋友紧紧地拽住周昌新的衣服。漫天的水雾夹带着泥沙洒落在画板和脸上,他全然不顾,他只想近距离感受黄河的雄壮与魅力。而这些“高危”亲身体验,也成为他创作《中华魂》的最基础的源泉。
年仅33岁周昌新是中国重彩油画的奠基人。其作品前期以现代重彩为主,中期开始重彩油画的创作,近十年来,他不畏艰辛,踏遍中华大地,深入社会民众,写生采风,并尝试用各种绘画风格来探究重彩油画的发展方向。《中华魂》可以说是周昌新重彩油画创作的一个里程碑。画面效果表现得直接朴实,不再拘泥于线条的走向与粗细变化,不再单纯追求线条的装饰性表现与精细的色块平涂效果,开始呈示人之本源的原始、粗犷、朴素之风。从这里可以看出周昌新已经完成了一个凤凰涅槃式的艺术炼狱的过程,真正的奠定了中国式重彩油画的画风。
周昌新其人
周昌新,1973年出生在广东湛江遂溪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淘气爱玩的他读小学一年级就开始迷恋上画画,小学五年级就给电影院画大幅宣传画。初中二年级开始在油画家宣仲先生的指导下学习绘画基础,1990年考入湛江艺校美术专业学习,在老师黄卓玲的指导下学习现代重彩画,1993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到北京,师从中央工艺美院(现清华美院)杜大恺教授专攻现代重彩。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研究生班继续深造,毕业后致力于研究中国重彩画与西方油画的融合问题,并开创了重彩油画的新画风。作为重彩油画的开创奠基人,周昌新为中国的重彩画发展开辟了新路,为中国油画的民族化发展开拓了一条光明大道,他长期在经济部门工作,对社会各行各业的深层次问题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绘画艺术成为他反映各种社会问题的重要方式。他的作品画风淳朴,题材广泛,风格多变、主题深刻、构思奇特、表现大胆,并善于捕捉瞬间即逝的动人情景,关注民生,反映影响社会发展的本质问题。他擅长创作主题性大型绘画,曾担任“三峡坝区艺术设计与文化建设总体规划方案”课题组总协调人。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艺术大奖,并被授予“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荣誉称号、“国际艺术家”称号,现为世界艺术家协会理事。作品多次在《人民日报》国内版及海外版等众多权威媒体发表。曾在国内举办个人画展,广受好评,有多幅作品被海内外名人收藏。(来源:四川美网)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