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周晚峰的画
0条评论 2007-09-25 17:24:00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田黎明
    晚峰长期蛰居陕北,延安精神与黄土高原铸造了他是一个纯厚、直率的人。2004年受聘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上课,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大家的普遍肯定。他对艺术的热爱若同他的为人,于诚信为所能,于心性为自然。
    晚峰的人物画有着扎实的造型基础,其许多人物画主题创作透彻着忠厚的秉性,笔墨重情,画风朴素,可以说他的人物画更多的是表述了他对人格的颂扬,对真善美精神之体验。从而体现出他对儒家文化人格理念的崇信和追随,于此的积淀,晚峰渐渐地明晰了自己向往的文化品格,在修身之道中以一贯之的去呼吸传统文化的人文境界。
    晚峰是一位当代优秀的山水画家,他的山水画从师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人文空间,北宋山水的博大胸襟,元、明人文的笔墨文化理念都成为晚峰山水的意象基础,如何使地域形态转为笔墨的文化观照方式是一个山水画家的探索课题,它也是一个关于文化修养和文化思考的课题,晚峰十年如一日依靠文化素养的苦学精神,探索着笔墨当随时代的文化内涵。其山水画草稿在否定中求变,变化中体会,何为山水境界,何为墨法从理,何为行笔遒劲,何为笔墨苍翠……晚峰正是在追寻笔墨境界之中渐渐呈现出诗的文化理念,使晚峰山水画语言已不停留在对物象的摹拟,而在于对山水语言情怀和感触来体味其中的奥妙,诗境的体验也正是笔墨由外向内,由远及近的品格观照,这使晚峰的山水一下鲜活起来。笔墨于具像、抽象中传达了他对术与理的心性体验,晚峰又把文化理念的体验与山水人文意识在有机的交融中立足一方山水的形态建构起山水文化理念中的山水符号语境,可以说晚峰对自己是一大突破。
    这一过程使晚峰这个有忧患意识、有诗人情怀的人,在自己山水语言中渗透出一种苍凉而明月的文化秉性,仅此非常难得。其实每个人在向往人生境界过程中最需要的是持守专一的学术品格,把它作为自己的信念,不知疲倦的向着这个方向。晚峰已步入了自己山水语境的开端,愿晚峰在走进人生境界、山水境界的空间中茁壮成长。(作者:田黎明)
                                    本文原载2006年第一期《美术研究》杂志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