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方少华,将于曾和王广义、张晓刚、岳敏君、毛旭辉、魏光庆、周春芽等一起参加了德国波恩现代艺术博物馆主办的《中国!》展览,其学生包括曾梵志等声名鹊起的艺术家。但多年来未置身于上海、北京等艺术中心地带,他也就不如明星艺术家显赫。
在中国艺术中独辟蹊径的艺术家方少华,将于本月14日起在上海美术馆展出一批作品,展览名为“方少华———为伊甸园寻找无公害的苹果”。超过五十件的参展作品,包括画家自1990年代中期至今不同阶段的代表作,以及在2007年创作的全新系列。
方少华大学毕业即成为新潮美术运动中湖北地区重要的现代艺术团体“部落·部落”的主要成员。22岁时,其作品已在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获得优秀奖。1996年,他还曾经和王广义、张晓刚、岳敏君、毛旭辉、魏光庆、周春芽等人一起参加了德国波恩现代艺术博物馆主办的《中国!》展览,他的学生包括曾梵志及石冲等已经声名鹊起的艺术家。但他多年来并未置身于上海、北京等艺术中心地带,也就不如那些明星艺术家显赫。
但这丝毫不妨碍他在艺术上的探索和成就。方少华的画作都是从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历史中提炼出来的。那一代中国人在剧变里的经历都在他手里沉淀、升华,化成画面层层感情和反思。目睹匆忙建设对旧环境和旧情操的破坏,他一直在探索中国为这场发展与进步,在社会整体环境、文化和价值观等层面上,所付出的真正代价。从中启发的思考并非是否应该发展,而是应如何发展,或如何可以持续发展。
艺术家、策展人季玉年女士在为方少华写下的学术文章中说,这些年来“中国艺术家在面对生活环境的变异下也不断改变了思维模式,以极自由和平等的状态去创作个人主观意识的作品”。如她所言,方少华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作品中,除了“个人的感情、想像力、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他还以特定时代性的转变去提升他的创作”。
他这份思考、关注和忧虑发展成著名的《防潮》系列。画面中都有来自中国旧建筑的柱梁或拱门,而在梁柱或拱门下是画家眼中当时的中国社会现象:现代建筑物里的锈、纷乱的摩登城市、被侵蚀的旧事物或惶恐受压的现代人;后期题材更伸展到被污染的水和动植物、被扰乱的天气及受暖化威胁的雪山。令人深思社会在急剧发展中的得失。
在《防潮》系列里,他用了大量符号性、象征性、暗喻性、对比性语言,亦同时采取了水墨画的大写意绘法和书法里的勾勒,造出了具强烈个人风格的一个完整系统。2007年,方少华改用浓烈颜色组合及绘画线条为主要语言,造出最新的《似水流年》系列和《伊甸园》系列。前者,都是画家前半生影响他或触动他的人和事,画中灌注着画家对于他半生经历的感叹和反思。
画家对社会的关心及对善美的追求,又都投放在《伊甸园》系列作品中。他希望可以保护精神上的伊甸园,里面会有无公害的苹果。整个系列包括温室天幕下的伊甸园、如碧玉的荷香水影、如爱情的火红牡丹、候鸟可以自由超越的汪洋雪岭,都是无限物质追求所遗忘的世界。
【编辑:叶晓燕】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