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上海电子艺术节今开幕 电子风景呈现上海公共空间
0条评论 2008-10-18 09:05:50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徐佳和

\

上海电子艺术节今天开幕,盛邀公众参与艺术家构筑的“电子风景”。
  

当代电子数字艺术早已跨过传统思维中的视觉装置、声音艺术、电子音乐等等封闭框界:一切数字化信息、数据皆可相互转换。     

主题为“城市化风景”的2008上海电子艺术节于今天正式开幕。此次上海电子艺术节独立而有关联地在上海的3个城区中进行,它们分别为“呼吸”(浦东花木行政文化区)、“微波”(杨浦五角场地区)和“剪影”(徐汇徐家汇商圈)。据了解,本届电子艺术节中,超过半数的参展作品都是最新创作的。   

从今天起到本月22日,上海电子艺术节开幕式“河流体”大型河上新媒体艺术演出将在张家浜河畔举行,展现当今国际新媒体最前线作品的大型现场表演如何利用影像将城市地理和建筑重新呈现。由国内外一流艺术家的17件作品组成整套节目,呈现于金属质感舞台上,因张家浜而串连起跨越时间与国籍的记忆,构成一幅流动的跨国城市风景。日本程序技术先锋赤松正行专为“河流体”创作了名为《雪花》的现场手机互动作品——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统与无线网络技术,令现场观众手中的iPhone手机闪烁并发出声响,将全球化的年轻时尚与科技巧妙融合为一,呈现机器时代之户外诗意。“河流体”策展人张培力表示:“新媒体在全中国、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种全新的模式。”   

在浦东新区,“电子风景”新媒体艺术展将在上海科技馆和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举行,届时,活动将展出包括18位国际新媒体艺术家在内的艺术作品。“地平线”户外活动装置群,将继续在上海浦东世纪大道呈现大型公众原创活动作品。   

徐汇公共空间则将开展一系列露天演出和艺术展映,包括手机互动项目、户外电子音乐表演和户外跨界展演等。“电子风景”新媒体艺术展策展人理查德·卡斯特依强调,全新的项目,艺术家与艺术家,作品与作品之间的互动,对“风景”的概念赋予了崭新的思考。   

在“人机一体”议题方面,法国女性艺术家Laetitia Sonami的“电子淑女手套控制器”表演,探讨人机界面所凸显的身体与机器的冲突对立,直到最终妥协与融合,以此隐喻网络时代的百姓生活模式。国内艺术家王长存则反向探讨同一问题,以电脑程序实时操控传统平台钢琴进行即兴演奏,也提出了人工智能与美感之间不可解关系的最尖锐质问。   

在杨浦区举行的“蓄与化”青年电子艺术作品展,将展出15位中国新生代青年新媒体艺术家最新的原创作品,是近年来中国新媒体艺术发展的一次集体呈现;在即将落成的国内首个电子艺术创意产业基地“数字天地”里将举行工作坊,届时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意大利Fabrica S.p.a研究机构、荷兰V2多媒体研究机构和日本互动传播中心等全球顶级新媒体艺术机构都将参与。“蓄与化”青年新媒体艺术展更看重为年轻艺术家搭建一个创作、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年轻的策展人徐启明青涩而真诚地表达了对于艺术的热爱和为之努力的艰辛。   

昨天,在艺术创意园区内进行的开幕式上,电子艺术节总策展人周英姿表示:新媒体艺术是否能经受传统和时间的考验而成为艺术史上的插曲?上海电子艺术节正是致力于搭建一个全景式平台,不会剥离艺术与技术两个层面,也不会生硬探讨一件作品中艺术与技术的关系,而会努力对新媒体艺术进行整合性思考。

【编辑:姚丹】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