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摄影师“回望”上海(图)
0条评论 2008-11-29 16:52:00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

      日前,南岸艺术中心正在展出的《上海回头率》摄影展上,德国人魏安腾记录了他眼中的上海——一个迷失在过去和当下,新与旧,纷乱与整洁之间的城市。

  没有诸多欧美摄影师对于发展中国家光怪陆离的普遍猎奇,更多的,是一种诚恳和温柔。展厅中看似随意摆放的黄鱼车,自行车,横空出世般的晾衣架与照片中泛着微微的红光的夜景天空交相辉映,上海,竟然有了点淡淡的乡愁。

  出生于1960年代的魏安腾,除了25年的摄影史之外,还有9年的德国步兵生涯。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老兵带给人的感觉如此奇异,但等到魏安腾入伍时,德国已经无权派遣海外驻军,“我们学习怎么防止恐怖袭击,怎么面对炸弹,怎么面对战争,但是我们不再打仗。”军旅生涯在魏安腾的生命中留下的唯一的痕迹就是,不再惧怕任何肮脏与辛劳,一切外在的物质条件的艰苦都不会构成对于目标进军路上的障碍。然而“痛恨有组织、痛恨有规则、痛恨一切井井有条”,也让魏安腾成为一切讲求策略导向与效率生产的德国人中的异类。

  其实,魏安腾的正式工作是工程管理,一天几乎14个小时的强大工作量使魏安腾只能把对摄影的探索压缩到晚上11点以后,直到第二天凌晨2点,那个扛着照相机在灯火阑珊处出没的高个子德国人总是会让夜晚尚不曾入睡的上海人惊奇,“他们会围成圈,呼朋唤友地看我手里小小的取景框。”魏安腾的镜头中没有白昼,他热爱光线,喜欢冒险,对于机械装备具有非凡的掌控能力。这一切使你能够在影像的世界中清晰地感受到他的控制力,每幅照片5秒到20秒的曝光时间,让影像中的人物在都市固定不动的灯光下模糊了面目。

  魏安腾的家乡小镇毗邻德国科隆,只有25万人,待他习惯了上海浓稠的人口,每次回家都会发现家乡如此之小,“像上海的一个区”。

  在欧洲,像魏安腾这样的摄影师绝少可能得到进入画廊的个展机会,批评性的文化评论人带着挑剔苛刻的眼光掌控着当地的艺术圈。而上海,如此宽容地容纳了他,也许,上海的展览之后,他将回去欧洲办展,不论在哪里展出他的摄影作品,他都将把作品售出的获得捐赠给治疗兔唇儿童基金会。


 

【编辑:贾娴静】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