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的画意 萧墅作品将在珊和羽画廊公开展出(组图)
0条评论
2009-01-19 22:50:09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萧墅近照
对于纯粹的人,我们总是毕恭毕敬的,不是因为他们的学识,而是因为他们的做人,犹如青田白玉般质朴而无邪。
于是,我们必定会收起了藐视毕恭毕敬的捧读起那些厚重的文字。
萧墅--原名韩铭魁。中国人。
翻开介绍萧老的厚厚卷宗扉页过后的不是序也不是目录,而是一张影印了的通告:那张通告打印在了具有红头文字的稿纸上,红头书写着--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其内容是关于对韩铭魁组织劳动问题的结论。什么样的结论会让萧老把它放在了第一页,让我们用心去品读,“韩铭魁 男 现年40岁,北京人……1966年5月30日被强制组织劳动,后送新疆农三师五十团劳动。…………经复查:……关于韩扬言杀人的问题,……证据不足……`1966年5月对韩铭魁强制组织劳动不妥,应予纠正。”
强制组织劳动--劳改犯。正文中被强制执行组织劳动的时间是1966年5月30日,发文时间是1981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5载被湮灭的春华秋实。
再往后翻得字迹和图片中是一幅幅震撼心灵的呐喊和国际上给予的种种声誉,于是,感到了文字的苍白。于是,思想开始邀约这位古稀的老人。于是,苏格拉底最后的日子浮现在了眼前。他不是埋葬在厚土之下,而是沉浸在了岁月长河中成为不朽了神灵,这一刻萧老与苏格拉底同在心底徘徊。于是放弃了评品怕破坏了原汁原味的风采。那是一种难以用笔绘出的精神。
编辑:admin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