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代席德进居台北时期,因為為人画肖像画创出许多素描作品,很多是碳笔為主。虽1963-66年期间席氏旅欧热中现代艺术,而人物素描始终未断,1966年由欧返台后观察对象转而偏重台湾乡土与民俗的描写。席氏一生强调写生,素描成為相机以外,捕捉对象物影像的重要工具,其重要性并不亚於其水彩、油画创作,反而是摄住表现对象时,画家一瞬间灵思所动,最直接与原初的感动显现及真情传译。其素描对象有小孩、青年、少年、裸男、少女、贵妇、淑女、老夫、老妇、外国人等,也包含艺术家、明星、导演的素描。
三、抽象画
席德进先生在杭州艺专求学时,即已受到林风眠的影响,对林氏作品优雅带有现代感的线条,已為所感动。席德进1962年受美国国务院之邀赴美惨观考察艺术,1963年自美转赴欧洲,1966年自港返台,席氏游歷欧美实地涉猎西洋现代艺术的原作,使观念有所转变,1963-66年期间為席氏旅欧热中现代艺术的时期,於所撰〈欧美艺讯〉中提到他所知觉的艺术时潮所趋,抽象作品系列中,抒情抽象绘画作品约集中在1957-1963年之间,1963年之后开始转向普普与1965年之后开始以强烈对比色,颤动、耀眼之视觉图形及硬边艺术、欧普艺术為主的创新风格。
1966年他又从民间庙宇建筑形式与顏色中,找到接合了西洋现代艺术硬边艺术间洁的造型,和属於东方纯粹色彩的要素结合,加上平涂无个性的色面组合,散发原始和装饰性的强烈视觉效果,将「红、黄、蓝」三原色赋予了崭新的意义。
四、民俗与建筑
1966年席氏由欧返台后,观察对象转而偏重台湾乡土与民俗的描写,其晚期回归本土,以臺湾民间庙宇民房和民俗物品為主题,有时以独特方式强调某些具有特殊性的主题,如描写屋宇的一角,或建筑正面庄严的结构气势,特殊景象。有时是单纯的传统民艺如太师椅,或民间戏偶,从单纯主题中去透显台湾民间艺品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特色,东方的特殊气质。他四处写生对台湾古屋、建筑器物、风俗民情多所涉猎,1973年更发表文章介绍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如门神、皮影戏、汉砖画、陶俑,希望从了解中国的过去,发现未来艺术创作应走的方向。
《风景 (庭前老树)》水彩画 56.5x76cm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