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将建得比星巴克还多
0条评论 2009-07-16 11:59:43 来源:新周刊 作者:-

  日本自1990年左右经济陷入困境后,地方政府开始以博物馆为手段来重新激活各个城市中心。自1955年以来,日本共有200座公共博物馆落成。百货公司也开始在自家地盘开设博物馆,通过展出特别的艺术品来吸引顾客。东京的森美术馆是一个位于一幢摩天大楼的数个楼层的公司机构,它提供了将商业与文化相结合的新模式。中国的博物馆热虽然刚刚起步,但是它将展现我们在以往的博物馆场景中从未见过的东西。当代中国艺术家在海外的成功促使博物馆官员开始讨论在国内建造展现这些艺术的公共空间。

 

  同时,范迪安宣布中国美术馆(1958年建成)将在距离奥林匹克赛事场馆不远处建设新馆。他最近接受采访时对中国收藏中的国际艺术品的阙如深表遗憾,并且抱怨一般观众对参观博物馆兴趣索然。他说,当收藏成为一种生意而不是社区公众的兴趣时,收藏家们对此负有部分责任。中国艺术家们通常在国外的名气比国内大,所以有人就开玩笑说:“他们不是创造艺术而是创造财富”。同时,有些艺术家则是单独行动。蔡国强于2001年开始做一系列关于短命的当代艺术馆的作品,目的在于“反抗目前现代艺术馆和当代艺术馆体系,因为他们已经脱离大众了”。计划在他的家乡泉州建造的泉州当代艺术馆是与福斯特事务所合作的项目,其模型已于2008年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和中国美术馆的展览中展示。

 

  另外一个项目是“偶像型画家”岳敏君的艺术馆,坐落于四川青城山下,由北京朱锫建筑事务所设计。这座面积约10700平方米的美术馆将收藏岳敏君的作品,预定2009年开馆。此地还有其他9座艺术馆,分别收藏单个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包括张晓刚和王广义。都江堰地方政府正在开发的这个项目将实现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吕澎的想法。坐落在大自然中的这个新建筑看上去就像一艘徐徐降落的宇宙飞船,满载打上全球化“商标”的艺术家作品。它的椭圆形外观和曲线的内墙灵感来自一块河中的石头,据设计它的建筑师说,它旨在呈现“一种未来感,同时看上去又非常自然”。(此文节选自作者在2009年5月举办的“中国当代艺术·国际论坛”上的讲稿《作为全球艺术的当代艺术——批判性评估》,周彦校正。)

 


【编辑:张瑜】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