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率先引燃秋拍“红色经典”烽烟
0条评论
2009-09-26 15:40: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王式廓《血衣》
王式廓的《血衣》也是一件重量级作品:从1950年开始构思,到他1973年5月23日去世,创作过程前后历时二十多年。该创作原计划以油画形式完成,但1957年作品尚在素描草图、习作阶段时,就被中国美协机关刊物《美术》重点报道。1959年十年大庆时,刚落成的中国革命博物馆组织首展,要求王式廓在比较紧的时间内将《血衣》全幅创作完成,但因时间过于仓促,他将为创作油画《血衣》积累的素描草稿、习作顺势转换升级,赶制出了素描《血衣》,在新中国美术创作中第一次实现了以素描表现重大主题。此次上拍的《血衣》草图、素描共65幅,属于王式廓创作素描《血衣》前完成和积累的部分,系统地展示了王式廓《血衣》构思和创作过程,其中除个别草图和习作外大多未曾公开出版。
不要刻意强调“红色题材”
孟禄新还透露,当时规划这个专场的初衷不是搞“红色题材”专场,所以叫“新中国美术60年”,设想要征集各个时期的代表作。但由于征集上的各种因素所限,最后征集的作品偏重于文革之前与文革前后的作品。他还指出,改革开放前的30年,美术创作有国家支持,有大量印刷品的出版发行,还有媒体的大力宣传,往往产生重大影响。改革开放后的30年,艺术走向多元、走向市场,不再有往日那样广泛的覆盖与影响。
他认为,不要刻意强调红色。“文革美术”中发展到登峰造极的“三突出”、“红、光、亮”等,给人的印象太深刻,但那只是一种分类形式。其实各个时代都有一些微妙的东西,因此,还是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把握作品。今年春拍沈嘉蔚的作品高价成交后他就指出,当年全国各地都在搞“红色美术”,但不同艺术家的不同作品差别很大,不见得沾了“红”字就张张高价,其中还是有三六九等的,要区别对待。
【编辑:张瑜】
编辑:admin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