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的光”刘文涛作品评论
0条评论
2009-11-03 15:53:14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韩冰
视觉的游戏
这几幅纸上作品,材料还是普通的铅笔。用尺子画出来的肯定的铅笔线,不是我们习惯的时髦符号。这一方面是画家的个人自由,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冒险。幸运的是,强大的艺术家并不会过多地担心这些问题。他游戏其中,有自己的节奏、韵律和秩序。
两张作品看似一模一样,但其实其中一张是真的有折痕,另一张是画出来的。刘文涛的作品里经常出现这样“猜猜看”的视觉游戏。你以为是立体画布造成的褶皱,走近看,却是手绘出来的立体感。
这种虚拟现实的方法类似于网络游戏。很多人沉迷游戏,因为它远离现实,游戏世界里没有真实的病痛、混乱和惩罚。游戏可以是兴奋的,也可以是沉闷的,感受完全取决于游戏者。
画家在一张纸上临摹另一张纸的真实光感和折痕的锋利边缘,但这张纸并没有受伤,它完好如玉,瑕疵只在表面。它是另一张纸的镜子,内容一模一样,却并不真实存在。
延伸的空间
刘文涛的布上作品大都是不规则的外框,类似于西方的极少主义画派中曾出现过一个叫做异型画布(Shaped canvas)的流派。他不采用传统的四方型画框,结构上也更加极端。作品表面特征几乎是三维立体的,更像一件雕塑或是浮雕。有些作品好像是淘气另类的精灵,不愿呆在尽管没有法律约束但也是约定俗成的地方。它们爬到了拐角,并延伸到空间的另一方。
在看似理性的作品中,原来也容进了作者的幽默和情感。但这样的信息,传达给我们的少之又少。好像只是做了个通知,完全不打算解释。
作品远离编造或者抒情,回避复杂的思想,同时也破坏幻想。时间在一条条铅笔线中流逝,最后结成了一块凝固在墙上的抽象钟表。画家用无字书般的视觉语言找到了治疗现代生活琐碎无聊的解药。他从现实中退场,并且带走了通常的审美意义。
编辑:霍春常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