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周铁海的工作室打包了?
0条评论
2009-12-26 13:45: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从一次搬家找到灵感
她还表示,这样做可以改变那些陈列在艺术家工作室的作品的呈现方式。一切都取决于形状与体积。一方面要考虑到设置的问题,看哪些是无法移动的,另一方面也取决于艺术家的作品与杂物的内容、形状、体积等。每一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的特点,而周铁海工作室里的都是画作,比较容易移动,所以就集中放在房子的中间了,因为这样做得很快,而且比较方便。
她还透露,她的灵感来自她自己的的工作室一次搬家。当时她要搬到另外一个很远的城市,面对自己工作室里面非常多的东西,她一时不知道何从下手,于是就开始整理,打包,突然发现这是个不错的表达方式,改变了我们熟悉的东西的呈现方式。从此就开始专门帮艺术家的工作室“打包”。这是她的第12件作品,此前她做的艺术家包括不同的类型,包括在中国为一名德国艺术家工作室做过,为中国艺术家做还是第一次。
打破思维惯性
周铁海的创作方式很独特:他好比是电影导演,指示助手按照她的构思和要求创作多种媒材的画作、装置和雕塑。他的工作室像一个小作坊,陈列了大量的作品,还包括一些过去的作品、家具、设计模型等。经过伊丽莎白的妙手,这些东西似乎一夕之间成了那个实敦敦的“小屋”,令专程赶来的周铁海的朋友们惊讶万分。
当然,这件“作品”不久后会拆除还原。不过她作品改变了我们所熟悉的物体的呈现方式,也挑战了我们日常的思维惯性。她把艺术家工作室中的东西,不管是价值不菲的作品、还是普通的日常用品,互相嵌入互相构成地“打包”处理,凸现了它们的物理特性而忽略了其他的特性,都能启发我们重新认识艺术家工作室的空间,重新认识艺术作品与艺术创作。
【编辑:张瑜】
编辑:admin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