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梨:金条换木头 拍卖市场涨幅惊人
0条评论 2010-01-21 10:36:20 来源:《新华商》杂志 作者:-

  “金条秀”

 

  不久前,杨波又去了海南岛。2009年他去了五次海南岛。他可不是去那旅游观光,而是为了收黄花梨。作为北京元亨利仿古硬木家具厂董事长的他,在见到记者的时候,一点都不高兴。他说:“我一棵黄花梨老木都没收到,以前从没有这样的情况。我真正看到黄花梨枯竭的现象了。我应该算是国内收黄花梨的大户了,但到2010年上半年估计彻底就没得材料做了。现在市面上许多都是小料,无非做个工艺品,做个壶做个杯什么的。要么就是假冒黄花梨。”

 

  杨波最出名的几件事情,都与黄花梨有关。几乎所有的大宗海南黄花梨原木交易都能看到杨波的影子。2000年他南下搜寻黄花梨,近十年来已在北京库存近亿元的海南黄花梨木料。

 

  2005年,杨波从北京运来一套明式海南黄花梨家具(一张罗汉床加中堂家具),参加首次在中国上海举办的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开展首日,一位上海富豪就订走了这套家具。整个奢侈品展收账2亿余元,杨波就收走了1200万。在这次展览上,超级限量版宾利汽车售价也就每辆1000万元。

 

  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源于世界“富人之都”摩纳哥,被喻为“时尚富豪玩具展”。杨波没想到,这套黄花梨家具成了本次展览的“镇山之宝”。

 

  2007年,杨波又成功策划了一场秀,主题是“金条换木头”。杨波买了价值近百万元的金条,打出一条“金条换木头”的横幅,欢迎人们以海南黄花梨兑换黄金(1111.70,-0.90,-0.08%),根据花梨木的纹理、颜色和大小折算。这个举动成功地传递了海南黄花梨“价比黄金”的概念。虽然黄金一条也没有换出去,但杨波用“金条秀”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收购海南黄花梨,杨波愿意出高价格。

 

  杨波真正接触黄花梨是在2000年。他听说北京香山有海南黄花梨存料,就去了,找到存放海南黄花梨的库房。距离库房百米,杨波就闻到一股悠远、厚重的黄花梨香气,顿时激起他莫名的亢奋。他买下超过300公斤纯正海南黄花梨木料,回来加工成家具后,更是香气四溢。从此,杨波走上黄花梨收藏道路。

 

  2001年,一条海南有大量黄花梨存货的消息触动杨波神经。消息来源是一个常年游走于海南和内陆之间采购药材的好友。几日后,杨波便起程前往海南。这一去,把海南岛黄花梨热彻底掀起。

 

  海南黄花梨的主要生长地区,是在霸王岭林区的黎族村。那里的村民当时不知道自己住的是“黄金屋”。除了房屋木料,甚至他们的农具、炊具等,也全部用海南黄花梨制作。

 

  当时,黄花梨只作为一种中药材为世人所知,药材采购商的收购价,1公斤仅2元钱。用杨波的话说,是“把黄金当黄铜”。他成了真正的淘“金”第一人。

 

  2003年以前,杨波卖出一套黄花梨圈椅的价格不过6万元,现在是近50万元。2003年2月3日,海口市永兴镇一个用黄花梨木做房梁的老房子一夜之间就被小偷用两根木柱顶住房梁的两边,然后偷去了房屋正中用黄花梨木做的房梁。

 

  由于海南黄花梨成才极难,而且由于大量砍伐,目前已一根难求。2004年起,杨波开始雇用海南当地农民大量种植黄花梨,几年下来已经种植了20多万棵黄花梨树。他说:“我只是太喜欢黄花梨了,不希望这个树种消失。”

 

  杨波还打算把从海外流失出去的黄花梨木家具再逐一回购回来。他说,黄花梨是属于国家和民族,不希望它们流失到国外去。他打算未来建一个家具博物馆,陈列它们、展示它们。那是他的一个心愿。

 

【编辑:虹汐】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