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及业界人士都认为2009年对于中国拍卖市场来说是不同凡响的一年,开启了中国拍卖市场的新局面。2009年12月12日~13日,在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举办的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国际论坛上,中外与会者一致认为,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前景非常好,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2010年拍卖市场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那么拍卖市场如何发展?对此我们采访了中国收藏家协会书画委员会常务主任张忠义先生。
2009年我国的拍卖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被业内人士称为“亿元时代”。张忠义认为,“亿元时代”的主要特征表现为3点:
一是4件拍品超过亿元。2009年10月,中贸圣佳15周年庆典拍卖会上,乾隆时期清朝宫廷纪实绘画作品、画家徐扬的《平定西域献俘礼图》手卷以1.34亿元成交,这是我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市场18年来,单件文物价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同年11月23日,北京保利秋季拍卖会上,“尤伦斯夫妇藏重要中国书画”专场中吴彬作品《十八应真图卷》以1.69亿元成交、曾巩《局事贴》以1.08亿元拍出;11月24日,中国嘉德在“宋元明清法书墨迹专场”中,朱熹、张景修等7家(宋元时期)《宋名贤书之迹》,以1.008亿元拍出。这4件过亿元书画拍品的集中产生,标志着我国书画拍卖市场已经跨入了亿元时代。
这4件亿元作品中包括2件书法和2件绘画,打破了过去书法作品价格远远低于绘画作品的局面。同时见证了了收藏家和投资人对于书法的价值观念已经有了很大改观,其对书画作品的欣赏水平已经大大提高。
二是国内秋拍成交总额首次过100亿。2009年秋季拍卖共有60余家企业参加,共举办拍卖会348场,比2008年拍卖季增长59%,总成交额首次超过100亿元大关,达到103.98亿元。其中中国嘉德以15.33亿元、北京保利以17.05亿元、北京翰海以10.75亿元成交额名列这次拍卖季的前三甲。
三是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北京已成为世界性的三大艺术品交易中心之一。从数据来看,2009年,中国保利、中国嘉德、北京翰海、北京匡时、中贸圣佳等8家大拍卖公司一共拍出文物与艺术品26928件,成交总额866734.1万元,与2008年成交总额545037万元相比,成交额提高了59%,与2007年成交总额660861.1万元相比,提高了31%。这8家大拍卖公司大都集中在北京,可见北京在艺术品交易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北京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纽约、伦敦的第三大艺术品交易中心。
2009年,中国书画艺术品市场的异常活跃,时隔14年中国的书画作品由千万元的价格到打破亿元大关,标志着中国古代书画拍卖市场的话语权回到中国手中。
张忠义认为:“亿元时代”的到来是有广泛基础的,2008年中国GDP超过3000美元,让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进而一部分的富裕阶层分流出一部分资金来进行艺术品投资,丰富精神世界。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4件亿元拍品有3件是海外回流的,充分显示了国内藏家的经济实力以及国内藏家对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品的推崇。亿元时代的到来使得中国书画艺术品拍卖市场发展更加蓬勃。
在如此局面下,2010年面我国的拍卖市场将如何发展呢?鉴于2010年的良好开端以及亿元时代的到来对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影响等,张忠义从几个方面分析了2010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走势:“2010年会延续2009年的良好的走势,并带动了一批小的拍卖公司的发展。2009年亿元时代的到来对2010年的拍卖市场具有示范效应及刺激性。但是,艺术品拍卖市场还存在着炒作、拍假、假拍等问题可能会引起艺术品拍卖市场震荡和反复。2010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在其蓬勃发展的同时也蕴藏着极大的危机。”
对此,张忠义特举1月9日的“澹然无极·中国书画名家司法保真学术提名展”为例,认为“‘澹然无极’通过具有司法鉴定资质机构的介入和对诚信交易的倡导,使之与众不同,是非常值得提倡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解决拍品真伪问题开了新的途径,所以中国收藏家协会才积极的参加这项活动。“澹然无极”的成功举办以及采取的司法保真的防伪措施为2010年的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起到了表率作用。”类似于“保真展卖”这样的活动已往也举办过,如2007年沁园城堡内举办民间收藏品保真展卖会以及2008年运河翔实迎奥运著名书画家作品保真展卖会等,但是与“澹然无极”相比,缺少了司法机构的介入,也缺少相应的保障手段。“澹然无极”展卖的展品均经过司法保真,所有的展品均在物证鉴定中心进行鉴定,并确认在画作中留下的科技防伪标记后,由鉴定中心出具包括书画作者签字的《书画作品防伪鉴定证书》,此证书可用来鉴定、保真、防伪之用。“澹然无极”的举办为2010年的艺术品市场展开了一个好头。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艺术品市场所存在的隐患,市场对买方和卖方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张忠义说:“想要艺术品交易市场更好地发展需要卖家、投资人、收藏家、拍卖行业从业人员各个环节共同努力,才能从更深层次上解决拍卖市场存在的问题。”
编辑: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