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邀请展开幕晚会现场 “答媒体问”环节
(左起:王斐,周松波,Jos de Mul,尚扬,彭锋)
2010年8月8日(99艺术网,石棱)由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组委会、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办,百得利艺术俱乐部承办的“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艺术邀请展”今日起至13日在北京大学展出,随后将在百得利艺术俱乐部望京盈之宝展厅继续展出一个月。
昨晚,在百得利艺术俱乐部望京盈之宝剧场,“邀请展”举办了开幕晚会。国际美学协会主席和数十位国内外美学评论家、学者,部分艺术家代表及商界、演艺界名流出席了晚会。
北京大学彭锋教授主持了晚会的媒体答问环节。两天后即将卸任的国际美学协会主席、荷兰美学家Jos de Mul首先介绍了世界美学大会的历史背景,随后与彭锋教授、百得利艺术俱乐部主席周松波博士、及艺术家代表王斐、尚扬一起回答了媒体提问。
正如重要的国际双年展被视为当代艺术发展的风向标一样,至1913年起每3年举办一届的世界美学大会,也因其学术水准和规模被视为反映美学动态的风向标。然而长期以来,美学大会都在欧洲举行,此前在亚洲地区只有日本举办过一次。据Mul教授介绍,本届美学大会与会者将超过1千多人,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届。本届大会的主题,正是“美学的多样性”。
如此大规模的学术讨论,究竟能否避免“自说自话”的尴尬,从而可以就某个话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对本站记者的这个提问,彭锋教授表示,在全世界这么多学者同台讨论且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充分深入和展开某个话题,的确很有难度。但整体上,对本届大会可以有两个期待:
一是期待改变过去那种建立于欧洲传统之上的美学偏见,让中国、亚洲及全世界各地区的传统和叙事得到尊重和正视。
二是希望拉近美学理论和艺术实践之间的距离。
据悉,本届美学大会将于8月9日至13日在北京大学持续五天。在召开美学大会的同时举办艺术展览,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与大会的主题相对应,本次展览的主题是“艺术的多样性”。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