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的作品制约吴冠中艺术市场的发展
0条评论 2010-08-17 11:23:40 来源:艺术与投资 作者:山子 作者:-

 

  数量有限的精品支撑整个市场

 

  拥有着如此优越的市场氛围和广泛的收藏群体造就了吴冠中良好的发展趋势,然而市场上作品的流通量来看,吴冠中好的作品并不多,这一局面确是由吴老自身造成的。

 

  首先,吴老的“毁画事件”。吴冠中曾有个信条:“不满意的画绝不能让它流传出去,否则会害人。”在他看来,艺术品没有质量就不是艺术品,是废品和垃圾。他的画如果自己稍微感到不满意,哪怕已经完全画好裱好,也毫不犹豫地亲手毁掉。造成了大量的作品被吴冠中所烧毁。其次,“不满意的作品不愿意卖;满意的作品又舍不得卖。”因此吴老将大部分的精品绘画捐赠给了国内外公共艺术机构。至今为止,仅有公开记录的吴冠中捐赠作品就达到了400多件。2007年湖南美术出版社主持出版了《吴冠中全集》9卷本,共记录了吴冠中一生作品2048件,由此可以看出吴冠中能流通于市场的好的作品不会太多。这一点也可以在拍卖记录中得到答案,大量的作品重复上拍,特别是高价作品,据统计仅历年高价排行的前30件作品中就有11件作品是重复上拍,其中吴冠中《云南景色》(镜心)更是先后四次重复上拍。这些作品都属于吴冠中晚期的精品之作,好的作品不乏收藏者,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作品在买入时已属高价,但重复上拍后,仍创下了一个个高记录。数量有限的流通量带给市场的又将是另一番景象,也将限制未来吴冠中的市场发展局势。

 

  80%的总成交额出自20%的艺术品,经济学领域的‘二八法则’。如今套用到艺术品市场同样能很好说明形势。吴冠中的作品在09年秋到10年春时这种趋势越见明显,09年秋拍58件作品共成交了1.13亿元,其中4件千万成交的作品就获得了8848万元的成交额。10年春拍112件作品共成交2.98亿元,6件千万成交的作品也是获得了1.64亿元的总额。由此可以看出,精品的价格将会支撑着整个吴冠中的市场局面。这一观点可能就将是吴冠中未来市场的主要写照。

 

【编辑:小红】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