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上海书展闭幕 “数字”搅动出版格局
0条评论 2010-08-18 09:05:0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曹玲娟

“最大问题是产业链没有打通”

 

本届书展主会场实现销售码洋3080万元,16个分会场实现销售码洋1100万元,上海图书交易会实现团购码洋6000余万元,皆创下历史新高。

 

可风头正劲的数字出版,却在与传统图书的同场竞技中败下阵来。据说,7天书展下来,某电子书生产企业,销售数字是个位数。其中,销售最好的是“辞海悦读器”,几乎占了整个展区销售量的八九成,却也低于其一贯水平。

 

着实有些出乎意料。“至少在这次上海书展上看到,电子书要普及到大众,还有大段的路要走。”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陈昕冷静端详。

 

书展现场,一个全球化话题背景下召开的电子书产业高峰论坛,一批电子书硬件制造商们信心满满、讨论如火如荼,其中却没有一位传统出版界代表的身影。

 

这只是一个缩影。目前的中国电子书市场,硬件厂商与出版社之间缺少合作意识,技术方手头缺乏内容,绝大多数出版社都在观望,数字出版居于且仅居于碎片化生存——IT厂商们巨额投资,盈利却遥遥无期,动辄数千元的阅读器,内容要么依赖网络流传、要么陈旧有限;传统出版隔岸观火、若即若离,大家都公认,数字出版是出版业未来发展方向,但真正涉足者,寥寥。

 

有专家表示,数字出版发展初期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用户增长所带来的,明显后劲不足,数字出版发展模式有待改进。

 

“最大的问题是产业链没有打通,在产业链没有打通的情况下,迅速发展是困难的。”陈昕分析。中国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成勇则直言,目前的数字产品内容严重匮乏,质量参差不齐。“数字出版业的发展,基本上是以技术来牵引内容。”

 

当然,目前的百舸争流,在王兴康眼中总归是好事,“毕竟推进了大概念的数字出版,最后总会有力量胜出。”

编辑:李璞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