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茂琨作品
对“人生如戏”的一种“日常颠覆”
——我对庞茂琨油画艺术如是说
我一直关注庞茂琨的油画,原因是,一,他的油画技法相当出色,让人服气。就纯粹的油画角度看,庞茂琨在技法上是有突破的,其突出的要点在于娴熟准确的造型与流畅含蓄的描绘的高度结合。做到这一点不容易。有的油画家,也许造型还不错,但在描绘上却显得拖沓,看了累人。有的描绘也许还轻松,但造型总不能让人满意。庞茂琨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了,而且近乎天衣无缝。每次我观赏庞茂琨的油画作品,发现自己常常会离开批评家的立场,回归到一个画家的角度,情不自禁地欣赏庞茂琨的作品。二,如果庞茂琨仅仅是准确的造型再加上娴熟的技法,似乎又太过工匠了。工匠式的油画家,在所谓写实的群体中正不乏少数。庞茂琨的价值还在于,他在造型和描绘这两者之间,却显露了一种独特的个性,完全是画家才具有的个性。他的造型有一种特别的说不清楚的韵致,其结构是内敛的,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塑造,更谈不上刻意地描绘。他的风格,从细节上看是含蓄的,但稍微离开一点距离观看,却又惊讶地发现,他的风格是尖锐的,有一种鸣响,我甚至觉得鸣响这个说法都太过平常,我以为有一种呼啸,在作品的背后无声地穿过。正是这样一种非常个人化的描绘方式,使庞茂琨油画中的表情,不仅是描绘物象的表情,甚至包括描绘本身,都有一种奇特的、不动声色的跳跃。正是这两点,构成了庞茂琨油画的气质,一种无可替代的个人气质。
这恰好说明庞茂琨的努力,他一直在油画语言上进行探索,巧妙地推翻自己,又坚定地加以维护。今天,不断有人提出,架上绘画已经死了,严肃的、描绘型的油画艺术大概也要寿终正寝了。甚至,一些伪装先锋的人还宣称,装置艺术死了,行为艺术死了,整个可供展览的艺术也要死了。正是在这样一片叫嚣中,庞茂琨的油画的独特价值才显得特别有意义,特别有价值。我怀疑庞茂琨坚持他的方式,一直发展下去,最后就形成一种庞式现象,一种庞式风格,对中国的油画产生无法估计的影响。我以为庞茂琨的描绘,他的油画艺术,本身就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现象。
此外,庞茂琨的油画还不好归类。说它是古典吗?其实庞茂琨的油画包含着一种反古典的倾向,这是他执拗的结果,变革自己,不满足于自己的结果。把庞茂琨的油画归类到写实,表面看是对的,实质上却可能要犯简单性的错误。首先我对眼下中国油画当中的所谓写实这一概念有疑虑,我不知道写实是否能够概括已经多元化的油画风格,况且写实当中,媚俗的正不知有多少,极尽讨好人之能事,去讨好市场,讨好资本。庞茂琨的油画和这样一种媚俗是完全不同的,在气质上是对立的。
作为一个艺术批评家,我应该更关心事实,关心庞茂琨这样的一个个案,而不要过多关心归类。
【相关资讯】
编辑: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