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识:“布鲁塞尔身体语言”展
0条评论
2010-09-27 14:51:53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汉斯-德-伍尔夫
我们究竟应该用舞蹈来庆祝我们的身体?还是改进身体来适应未来的发展?抑或是索性将我们的身体抛弃呢?
究竟应该如何理解自己,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很多思考。我们如何感知身边的人?当我们想到我们的身体构造时,我们视为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些与人类身体相关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感知(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认为我们看到了什么?)在安-维罗妮卡-让森斯的作品中,感知就是一个关键元素。
安最早是一位雕塑家,渐渐地艺术家从对材料和材质的研究中脱离开来,成为了一个实验生态环境设计师。在不同光源的影响下,观众身处其中既是观察者也是被观察的对象。这次我们非常自豪地将安于1999年创作的《雾室》首次带到中国,在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出。
年轻艺术家大卫-克莱波特的作品将人类的身体还原到其本源。人类的生存根据环境而变化,甚至根据周边的环境提示来决定一个人的身份。
《快乐瞬间的片断》拍摄于安特卫普郊外一幢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早在1950年,这些大楼曾代表着令人振奋的现代化梦想。当时住在这些房子里的人们相信,他们已经手握通向未来的入场券。当时,这个建筑极具舒适性和设计感,运用了勒-柯布西耶的“模矩”观念,建筑设计完全以人为本。1958年夏天,布鲁塞尔主办了二战后首次世界博览会,全世界得以共同见证这一现代化创举。然而如今这些建筑剩下的只有往日的辉煌。经年累月,这些建筑现在已经成为城市下层生活的象征。大卫在作品中游戏了时间规律,他精心拍摄了这群破旧的建筑,运用电脑手段将大楼清理干净,并将原始的树林改为清新的小树苗。一个中国家庭正玩耍于其间。
环境也同样建立在结构和网络的基础之上,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因为无论是我们的生活还是活动,都是以全球为背景。
编辑:李璞
延展阅读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