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百万册古籍亟待抢救性修复 高水平修复师紧缺
0条评论
2010-11-23 12:06:54 来源:扬子晚报
讲究多!调浆糊要看着稀摸着黏
在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几十位古籍修复专业的学生正紧张有序地低头忙碌着。记者看见,每位学生的桌面摆放着一套特殊的工具:锥子、镊子、毛笔、大头针、宣纸、文件夹……
“我这本书薄,要求修复用纸越薄越好,粘结到原书页上要自然,等修复完了不能超过1毫米,不然就要返工了。”三年级古籍修复专业的李佳俊笑着说。
整个过程中,最让记者吃惊的则是调制浆糊的“诀窍”了。已能在外面图书馆参与古籍修复的四年级学生朱煜正在调浆糊,只见他把一定比例的小麦淀粉倒入碗里,先用冷水调开以免出现疙瘩,然后,一边搅动,一边倒入滚烫的热水,随着热水的倒入,他的搅拌速度越来越快,“这个速度很重要,越快浆糊调制得越均匀,越能达到‘看上去很稀,摸起来很黏’的水准,如果速度、火候掌握不好,调制出的浆糊太黏了,用来修复古籍时,粘结的纸张就会皱皱巴巴的。
当然,古籍修复的纸张也很有讲究。周苏阳说,从颜色上看,一定要比原书的略淡一些。
编辑:李璞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