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失窃艺术品数据库 拍卖行把关亦流于形式
从吴作人之妻萧慧那里得到的有关《千里云山》的消息,让周玉兰又喜又忧。喜的是,时隔10余年,终于又有了当年被偷画的新线索;忧得是,这次会像之前荣宝拍卖一样,不仅查不到其他作品的下落,是否此次公开拍卖的作品也无法追回?
然而,12月保利秋拍中的《千里云山》,是否就是吴作人当年被盗的那一幅。吴宁表示,她不方便解释这一点,还需要等待警方的最终调查结果。而由于此次上拍作品《千里云山》的委托方“虚怀斋”是一位新加坡藏家,可能也会给调查带来一些困难。
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AMRC)资深研究员马学东向记者分析,国内目前还没有艺术品偷盗的档案库,对于丢失名画的一方来说,如果其作品进入公开渠道销售,而丢画方并没有发现,也就没有办法了。
马学东介绍说:“在国际上,成立于1991年的国际失踪艺术品记录(ALR)组织,是一家专门为艺术品拥有者找回被偷或被丢失的艺术品的国际性服务机构。”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古董博览会——马斯特里赫特欧洲艺术博览会(TEFAF)自2000年始,就开始使用ALR提供的服务,在对艺术品质量进行鉴定的基础上,增加对其“历史清白”的认证。其他艺术和古董展从此也步TEFAF之后,开始提供这项服务。但是,许多拍卖公司都不喜欢将拍品逐一拿到数据库里进行比对。
“毕加索是被偷作品最多、次数最频的画家,其作品一旦被偷,基本上就意味着大部分世人就再也见不到这件作品了。多数被盗作品私下交易被买走后纳入私藏或进入黑市等等,都是其可能发生的命运。因此,对于拍卖公司,一般没有‘销赃’的担忧。”马学东认为,拍卖公司只是一个商业机构,并不能对拍品起到多少的把关作用,就是更为规范的佳士得、苏富比等全球性的拍卖行,也会出现拍品的真假问题。
历经24年,10张被盗作品现在的命运各不相同,7张作品从被盗至今,从未现身;刘凌沧的1张《西园雅集》在短暂地现身后,再度消失;黄均的一件被盗作品,最终归还给黄均家人;近日警方正在调查的北京保利秋拍上的这件吴作人的《千里云山》,是否是当年被盗作品的首度现身,这件作品能否追回,目前仍是一个谜。本报记者将会持续关注此案最新进展。
【编辑:颜媛媛】
编辑:颜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