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中国人在找她”
1988年,荣荣考学失败后从照相馆租来海鸥相机,照相馆师傅将光圈、速度等写在烟盒纸上,算是他的入门摄影教程。他拍家里的农村风光,拍妹妹,“被出来的影像完全吸引,决定要走摄影这条路”。
1992年,荣荣花3万“巨款”买来第一部美能达,开始了北漂生活:在中央工艺美院学摄影,在照相馆拍婚纱,也跟着张元剧组拍过剧照。1993年,他住进北京郊区的东村,随后5年对张洹、马六明、朱冥、朱发东、苍鑫等东村前卫艺术家的影像记录,使他成为中国前卫摄影的代表人物。
几乎就在同时,远在东京的映里也陷入了精神危机。1994年,映里进入东京《朝日新闻》任肖像摄影师,做了3年,她辞职开始自由创作。她的《灰色地带》、《1999:东京》系列等作品,和荣荣的作品一样透着彷徨。
1999年,荣荣第一次去日本参加东京立川国际艺术节《爱,中国当代摄影及录影》群展。映里被他在北京废墟上拍摄的《婚纱系列》吸引,“直接到我心里面,一看就理解他要什么”。“映里看照片,把对我作品的理解写在纸上。”荣荣也很欣赏她的照片,“看到她的《1999:东京》系列用舞蹈家身体来表现,看出我们的共同追求,直接到内心。”
在日本的5天,他们每天见面,回国后荣荣开始追映里。“语言不通,我直接打电话,那时电话费很贵的,我房租都交不起还天天打电话给她,至少让她知道有个中国人在找她。”
“他天天打电话、发传真、发E-mail,让我来北京看看他。”映里说。在东京见面9个月后,映里果真来了北京。随后的一个多月,他们去长城、敦煌旅游,那时摄影是他们唯一的语言。“我不会日语,她不会汉语,交流很麻烦。当我们一起面对好的风景时,她很自然地拿相机拍,这个时候我就要回避。而遇到我拍摄风景时,她便不拍。因为我们都是独立的摄影家,我们都不希望重复,所以会比较礼让。”后来他们干脆在风景前合影,交给相机自拍。合作也就由此开始。
他们从各自的孤独中出走,平静地融为一体。“刚开始,我的想法非常强烈,我的人生就是我跟摄影,没有第三个人进来。见他后,看他的作品后,我改变了,马上就能开始和他合作了。这段时间是很幸福的。”映里说。10月回到日本后,她就决定要和荣荣在一起。
2001年春节,荣荣再次到东京办展。“我们定了婚。她提出来的,我高兴坏了。”结婚在日本是大事,几年没回家的映里突然回去说有男朋友了,要结婚,还说是外国人,要一起去北京。父母虽吓了一跳,但都支持。
编辑: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