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名人手迹专场
张充和《长生殿工尺谱》
致魏文伯信札
继连续举行两场近现代名人手迹的拍卖之后,本季西泠秋拍再度以3943万人民币的总成交额喜获佳绩,诸多张充和上款的沈从文、冰心等作品悉数亮相,对信札的内容、上款者的身份有更严格的要求,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法的范畴;同时,也尝试推出一些在政治界、科学界、经济界、文化界等知名人士的手稿墨迹,即使在今天的市场中它们的价格尚未完整体现,却真正标明了“名人手迹”的意义所在。在原本就滋养文人性情的杭州,这些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信札手稿,重返它们应有的价值,逾估值数倍的成交额是为可观。其中十通致魏文伯信札作于1951年、1986年,陈佩秋题签,信札所叙还原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工作与生活状态,文史价值极高,最终以280万的高价成交。充分反映出越来越多的藏家对国家热爱之情怀,及对历史之尊重。
张充和上款的名家书法此次又征得40余件,其中11件为沈尹默在四川时期的至精之作,从一幅写于1941年4月21日的草书作为他们师生交往的开始,到1949年张充和去美国时的赠别礼物,以及一件多次发表的几千字的各体书长卷,几乎涵盖了这对书坛著名师生的交往历程,都以超过底价数十倍的价格为藏家所拍得。两件画坛皇帝张大千为张充和的画像也是一段佳话的化身,以张充和的身段为象形的《水袖清韵》以超过估价近10倍的151万成交。张充和自1949年去美国以后就在耶鲁大学教授书法与昆曲,此次西泠秋拍推出的张充和《昆曲牡丹亭工尺谱》和另一件佳作《长生殿工尺谱》都受到藏家珍视,分别以151万及179万成交。
西泠首届古籍善本专场
西泠拍卖首届古籍善本专场118个标的,总成交额2153万元,成交率达87%,规模不大却亮点频现。西泠拍卖也一跃而成古籍拍卖的南方重镇。从成交结果来看,名家批校本以其独特的文化、学术价值备受追捧。其中,清乾嘉年间著名校勘学家、目录学家顾广圻批校的《战国策三十三卷》(1函4册)以800.8万惊人价格创下古籍善本单件的拍卖纪录,为这场古籍秋拍敲响重槌。古籍收藏圈向有“顾批黄跋”一说,从校勘学史的角度而言,“顾批”的价值有胜于“黄跋”,在拍卖市场上,“黄跋”已多次现身,但“顾批”的出现还是第一次,值得一提的是,这件“顾批”就得自杭州,它的惊世亮相,定将对人文渊薮的南方藏书界产生震动,带动新一轮的藏书热。
南村辍耕录
本次西泠古籍专场特别推出了南北两大名家——前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海上“三吴一冯”之一的吴待秋的旧藏专拍,共42个标的,总成交353.3万元,成交率高达98%。在古籍收藏界,一些精美的抄本以其独有的书法艺术价值和不可复制性,成为人们热藏的焦点,西泠秋拍推出的数部精抄本古籍,均有上佳表现。其中汲古阁抄《南村辍耕录》从120万元起拍,平稳成交于156.8万元。另一专题包罗了数部明清以来的多卷帙全书,在版本、品相、文献价值等各方面引起了藏界瞩目,为近年来拍卖市场所少见,在这一专题中,煌煌巨作《资治通鉴纲目全书》压轴登场,最终以358.4万元的理想价格成交。
文房清玩
文房清玩领域坚持了西泠一贯的质量,通过这次秋拍,再次向藏家传递了文人雅趣的生活情致。
极具西泠特色和品质传承的近现代名家篆刻专场和历代名砚专场均取得佳绩。本届共推出约五百余方印章,集陈鸿寿、赵之琛、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胡镢、齐白石诸名家的篆刻作品。其中一方田黄石荷塘鸳鸯薄意章,以38万起拍,168万成交拔得头筹;吴昌硕刻印章、赵之谦刻自用印也受到广泛关注,如吴昌硕刻、奇雕李国松自用寿山石云纹薄意闲章以超过底价数倍的103万成交,赵之谦刻寿山石自用印以超过底价近10倍的80万成交。
本届历代名砚专场成交率为100%,集明、清、民国佳砚八十余方,以材质论,端、歙、砖、瓷、朱砂等均有,丰富多彩,美不胜收。《沈氏研林》著录的名砚更是本届拍品之重点。吴昌硕书、沈石友铭、萧退闇铭的夔龙端砚,长方形砚池周边雕夔龙纹,古朴高雅,施艺工精,以246.6万元成交。
明-犀角雕玉兰杯
古玩杂件专场汇集了竹木牙角、玉器文玩、佛像等两百余件拍品。犀角雕作一直为众多藏家所爱,此次拍品中不乏犀角精品,其中明-犀角雕玉兰杯以392万元成交;小巧别致、文人趣味浓厚的铜炉备受藏家喜爱,成为另一热点,继今年西泠春拍推出茶具-香具专场之后,香文化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清-冲天耳宣德炉阿拉伯文炉瓶盒三件套较为难得,以112万元为有缘之士觅得。
编辑:颜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