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博物馆“十大珍品”:铜奔马是旅游标志
0条评论 2011-01-06 09:14:03 来源:《甘肃日报》 

6.彩绘一佛二菩萨 唐

 

武威天梯山石窟坐佛高130厘米。全趺坐,圆髻广颐,长眉细目,嘴唇紧闭,右手扶膝,左手施禅定印。身着肩式袈裟,衣纹梯形折出。沉思的神态,雍容的体态,流畅的衣线,表现出恬静的心情。左侧胁侍菩萨高183厘米。头挽垂环髻,发绺披肩,面庞圆丰,秀目微睁,神情超脱中又露严正。右侧胁侍菩萨高180厘米。发髻耸起,余发成三绺垂肩,曲眉丰颐,神情娴静,庄重而不失妩媚,堪称是盛唐造像中的精品。这组造像属于唐代“丰肌秀骨”的典型作品,与莫高窟唐彩塑菩萨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上完全可以与莫高窟唐塑造像齐名,因为数量比较少,更显得弥足珍贵,属于国宝级文物。

 

7.秦公铜鼎 春秋

 

礼县大堡子山出土高41厘米、口径40厘米。折沿,平唇,双立耳。敛口,垂腹,平底,三蹄足。口沿下饰一周窃曲纹,腹部饰三周垂鳞纹,颈部与腹部间以两道凸弦纹相隔。器腹内錾刻“秦公作铸用鼎”铭文。它是迄今所知时代最早、器主身份明确的秦国青铜器。值得一说的是,它也是上世纪90年代公安机关从盗墓者手中缴获回来的一件文物。

 

8.西周铜鼎

 

灵台白草坡出土高60厘米、口径45.7厘米。大口,鼓腹,直耳,三蹄足,腹内有三圆窝,腹上部饰饕餮纹六组,足各饰饕餮纹一组,腹内有铭文。它是先秦礼器领域颇具代表性的上乘佳作,也是迄今所知,甘肃省出土鼎类器物中规格最大、品位最高的一件,被定位为国家一级文物。

 

9.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仰韶文化

 

秦安大地湾采集高32.3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6.8厘米。瓶口呈圆雕的人头像,头的左右和后部都是披发;前额也垂着一排整齐的短发;鼻子呈蒜头形,眼和嘴都雕成孔洞;两耳皆有一小穿孔。陶瓶的腹部以黑彩画三横排大致相同的弧线三角纹和斜线组成的二方连续图案。1997年,国家文物鉴定组一行十几人来到甘肃,耿宝昌老先生在这件彩陶瓶和鲵鱼纹彩陶瓶之间犹豫不决,后来终因它是采集品且有残裂,而“惜败”于今天的国宝鲵鱼纹彩陶瓶,被定为一级文物。但因其是庙底沟文化类型早期彩陶中的代表性作品,以及它罕见的史前人首立体雕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成为甘肃省博物馆外展率和被引用率最高的一件文物。

 

10.《贤愚经》卷 西魏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卷高24厘米、长736厘米。共用黄麻纸十九张多,单张长37.8厘米。书写23行,行17字,楷书,略有隶书,是写经中的上品。

 

 


【编辑:李云霞】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