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检验国民素质,也检验国家硬实力,更能检验国家的软实力。巴黎大皇宫的莫奈回顾展共有来自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幅莫奈画作参与了展出,其中有常见的代表作,也有从没公开展出的私人收藏。作为回顾莫奈艺术的展览,其完整和系统性是展览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毫无疑问,借展是复杂的问题,有超于金钱(借展费、保险费、运输费等)的难度和难以估量的变数,不要说从美国克利夫兰、澳大利亚堪培拉的许多大博物馆借作品,就是借巴黎本土的私人机构马蒙丹博物馆(Musée Marmottan)的作品也不能如愿。当然,不借自有不借的道理。人们一定会感恩法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会,作为这个展览的主办人,个中的协调以及所行使的行政手段,见证了这一专业组织的能力。
展览的成功,一靠展览的资源,二靠组织展览资源的展览策划,三靠观众的欣赏。如果没有观众的欣赏,那就是真正的曲高和寡。巴黎之所以被誉为艺术之都,就是在这座城市的软实力中有着普遍的欣赏艺术的市民。所以,排队就算不了什么。一位中国女孩在她的博客上说:“我没想到,人这么多,3个半小时排队,看莫奈画展,而且不能拍照(人也太多,没法拍)。但看完展览出来,我觉得排队算什么!我终于看到了莫奈的真迹!”由此想到上海世博会那著名的排队,参观出来之后不乏抱怨的遗憾。
位于香榭丽舍大街的大皇宫博物馆是1900年为当年在巴黎举办的世界博览会而修建,建筑新颖独特,辉煌壮观。1993年后历时12年的整修,共耗资1.23亿美元,现在是巴黎著名的旅游景点。作为一座博物馆,它的多元化成为它不同于卢浮宫、奥赛、吉美等著名博物馆的特色,它不仅有国际艺术沙龙、古董双年展,还有高端品牌的时尚秀、马术表演等。1月12日在这里闭幕的意大利顶级奢侈品宝格丽(BVLGARI)历史回顾展,是大皇宫展览史上首次举办的大规模珠宝展,自2010年12月9日开幕以来,观众超过10万人次,展柜前每天都是里三层外三层。这个展览的盛况与莫奈展相呼应,值得许多博物馆借鉴,尤其值得那些陷于经济困境中的美国的博物馆学习。
(作者系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著名艺术理论家、批评家)
【编辑:李璞】
编辑: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