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人体摄影是否总是焦点也总吸引人们的关注,您认为人体摄影作品的审美标准是什么?结合您的代表作给大家谈谈。
贾:不管是对于业内人士还是就个人审美情趣而言,人体摄影历来都被人们所关注,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人体摄影已经成为全人类无可回避的话题。人之所以喜爱人体艺术,是由于艺术家借用人体语言来崇拜生命、赞美自然、歌颂青春、讴歌爱情、追求自由,以人体作为传达艺术家感情的载体,通过艺术创造,赋予人体以千种色彩,万般体态。以我最新拍摄的一组人体照片《倒梦空间》来说,照片描绘出了女性肌肤的柔软透明,鲜活灿烂。用人体的形态加上薄如蝉翼的白纱传达给人一种梦幻唯美纯净又充满画意的感觉, 看似安静却有着不可忽略的生命张力。摄影的创作透过画面带给人视觉冲击力,给人以灵感上的激发和思想上的触动。人体摄影的审美标准,首先是光影形色之美,以写实、变形、抽象、异化等种种手法,将人体转化成超越时空局限的视觉样式,再现人体外在形态的魅力和人物内在气质的丰富多样性,同时挖掘出人与生存空间、社会环境以及道德观念等特殊的关联,同时不回避情欲和性感等与人体密切相关的因素,尽可能将性的力量在人体中得以升华和提炼。
记者:人体摄影和人像摄影的表现对象都是人,两者有什么关系?
贾:从人像摄影的广义大概念上来说,人体摄影属于人像摄影的一类,因为它表现的对象是人。但从狭义上来说,人体摄影与一般意义上理解的人像摄影又有很大的区别,人像摄影表现的是人的内在性格与精神,人体摄影表现的是人的形体与结构。人像摄影与人体摄影无严格的界限,但侧重不同。人像摄影还是以面孔、形体、姿态等表现情绪,包含了更多的知识。人体摄影则是通过人体的原始结构,表达不同的形体语言,包含了更多的情感,如生命美、韵味美、力量美。在中国摄影界的分类体系中,人体摄影属于人像摄影范畴。这似乎已经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归属。但是人体摄影具有其非常特殊的一面。因为人体摄影所表现的是所有拍摄题材中最具隐私特征的题材,它不仅涉及到艺术审美的趣味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受到了诸多拍摄条件的限制,同时还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社会道德观念、民俗生存方式紧密相关。就人体摄影的特殊性而言,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分类,或许显得更为科学些。也就是将人体摄影和人像摄影作为并列的分类样式,和风光摄影、静物摄影等等处于同样的平面上,也许更有利于人体摄影的个性化发展,拓宽人体摄影的创作空间,丰富人体摄影的表现力和完美程度,使其成为更具独立意义的创作空间。
记者:您对我国人体艺术,人体摄影发展有哪些期待?
贾:在一般读者的理解中,甚至在很大一部分的摄影师在人体摄影的过程中,都只是将人体作为一种唯美的艺术样态,作为欣赏或拍摄的依据,或者只是将人体摄影分成审美的和色情的两大阵营,从而大大局限了人体摄影的表现魅力和生存空间。我觉得人体摄影艺术作品应该给人带来良好的视觉感受和广阔而深邃的思维空间。希望人们学会用艺术的眼光去欣赏人体美,学会辨别伪艺术,去感悟其中非表象的蕴含于更深层次的思想之美。中国人体摄影正在走向成熟,但是将中国人体摄影放在国际摄影的大环境中观察,可以明显地发现它的先天性缺陷和严重的“缺氧状态”。尤其是在国内公开的出版物、影展和大赛中所看到的人体摄影,仅仅停留在沙龙式的唯美状态。对人体摄影艺术的创造和欣赏,都有赖于它的作者和观众有较高层次的文化教养和艺术修养。中国人体摄影要想走得更远,恐怕需要付出比一般想象中更大的努力……
【编辑:李云霞】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