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潘玉良 中西绘画融合的探索从未中断
0条评论 2011-02-11 11:12:36 来源:北方新报  

\

潘玉良作品

 

解读潘玉良的中国画应该从她的白描谈起。大约在1937年,潘玉良开始尝试用毛笔进行人体写生。1937年6月,她出国前的最后一次个人画展在南京华侨招待所举行,画展中陈列了陈独秀为她题词的3幅白描作品(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

 

陈独秀学贯中西,具有很高的艺术修养。他敏锐地观察到潘玉良的白描是不同于传统的白描,除了绘画对象为西画中较常出现的人体外,潘玉良利用中国绘画线条中的粗细、顿挫变化,以西方绘画基础训练中的造型技巧和透视原理,用传统白描人体画的形式来表现人体,因而具有“欧洲油画雕塑之神味”。这种表现效果完全符合陈独秀“改良中国画,断不能不采用洋画写实的精神”的主张。

 

“以东方精神指导西方技法”也是对她一生艺术追求的最准确评价。多年后,潘玉良正是以白描为基础展开了彩墨画实践,取得了突破性的艺术成就。

 

从现存的潘氏作品来看,她在1937年出国前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油画创作上,只是在1937年左右开始“新白描”的尝试并获得了陈独秀等人的褒奖。

 

【相关新闻】

潘玉良:从“妓女”到画家的传奇一生

潘玉良和张大千“姐弟情”:彼此内心牵挂不已

画魂潘玉良70幅画作回到故里

潘玉良:不爱风尘,却被风尘误

旅法女画家潘玉良露点自画像受高价追捧

潘玉良画中饰物变实物 看的见买的走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