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艺术家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1944—)的作品《最后的教室》
日本艺术家北山善夫(1948—)的作品《给死者,给生者》和村民们在参加《花之道——制作庭园》的制作堪称越后妻有艺术三年展上将废弃校舍作品化的双璧。
北山善夫的作品是将时间形象化的杰作,他将废弃的中里村小学分校的整座校舍作品化。这个学校有着94年的历史,校园里至今依然矗立着1964年冬天当地积雪8.5米的计测标杆。他在玻璃纤维上粘贴黑、白、黄、红的彩色小纸片,构成巨大的流动有机造型,翻滚地充满一、二层的所有教室,并在学生体育馆里悬挂无数插上天使小翅膀的学生座椅模型。此外,他还在校舍建筑的两端安装了竹制的两翼并插满羽毛般的白纸片,称为“飞翔的教室”。北山善夫为了这件作品的制作在当地住了四个月,在此期间他搜集了许多当年小学生们遗留下来的照片、纪念册、课本和笔记本等,集中悬挂在二楼的回廊里。通过这些装置,他将流逝的时间形象地展现出来,如同一首追忆的挽歌。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是法国的国宝级艺术家,他的作品是对死亡与缺失的永恒艺术主题的探讨。自1960年代末开始,他通过照片、电影和装置等手法,表达回忆、身份、失踪、死亡和失去等主题。从早期在回忆与虚构中记录自己的生活,到后来对即将被遗忘的他者的集体展示,波尔坦斯基以大面积铺陈的装置作品闻名。他于2003年和2006年两度参加越后妻有艺术三年展,先后在同一所废弃校舍制作装置作品。当他来到空置的东川小学校舍时,被这里死一般的寂静所震慑。波尔坦斯基将上百双曾经在这里使用过的拖鞋悬挂在校舍的入口处,以期唤起对过去光景的回忆。最予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将校舍窗户全部蒙上,将室内封闭成黑暗的空间,在楼道尽头的教室里安装巨大的麦克风扩音器,播放心脏跳动的声音。每一间教室的课桌椅或被蒙上巨幅白布,或堆满鲜花,在黑暗中的射灯照耀下,曾经的梦想和遥远的记忆交织在一起,令每一位来访者全身心地感受这里曾经存在过的年轻生命。
编辑:冯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