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艺术品引发关注
同样在艺术品拍卖领域,近年来越来越多机构投资者的进入,正在逐步改变整个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格局。以民生银行为例,该行从2007年起开始涉足艺术活动,资助并建立美术馆,发行艺术品投资基金Ⅰ号和Ⅱ号,成为目前拍卖市场上重要的当代艺术品买家之一。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等金融机构2009-2010年也陆续开发了包括发行艺术品投资基金、艺术品估价服务以及银行企业的艺术品收藏、艺术赞助等业务。一些艺术品证券化的尝试开始露头。
为此,中国嘉德拍卖公司副总裁寇勤向记者表示,机构投资者每年以30%的比例增长,他们往往财力雄厚,拥有自己的专家团队,并且在投资运作上经验丰富。受其影响,市场规模、成交总额和单品成交价格都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并已经开始影响到传统的个人收藏家。“传统个人收藏家受到冲击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未来这种影响还会加剧。”寇勤同时表示,传统个人收藏家拥有自己的优势,在此情况下不妨考虑另辟蹊径,发掘其他有潜力的艺术藏品,并且让部分藏品流动起来,更新自己的收藏。“收藏大师张宗宪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近年来不断根据市场转移自己的收藏领域,在满足对于艺术品欣赏需求的同时,还能保证投资收益,值得借鉴。”寇勤说。
文化资产拍卖悄然兴起
除了传统的文物艺术品拍卖,新型文化资产拍卖正在悄然兴起。在去年世博会期间,国内首个世博资产拍卖会就吸引了众多普通人的眼球。这些曾经服务于世博的道具、纪念品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被大众收藏,拓展了世博资产的无形价值,同时也为国内大型活动、赛事的资产处置开辟了全新的道路。
上海市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朱建平向记者介绍道,去年8月举行的世博资产首场拍卖会中,所有拍品全部顺利成交,拍卖结果超出起拍价400%。随后上海世博会湖南馆整体资产拍卖顺利落槌,5个标的总成交额达到4332万元,远远超出拍卖前的预期。随后陆续展开的世博牵手奥运110周年典藏珍品、世博护照珍品等世博相关拍卖活动也先后顺利完成。
“在这种新型文化资产拍卖中,更为方便、先进的技术手段也为拍卖增色不少。”朱建平表示,在世博资产拍卖期间,首个世博资产网络拍卖会也如期举行,可以让更多的参与者通过网络的途径了解世博。
拍卖企业“二八”分化渐成
在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发布的行业蓝皮书中,拍卖企业“二八”分化的现象引起业内关注。这也意味着拍卖企业在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开始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数据显示,2010年评定出的1328家资质企业在过去的2008年和2009年中,以不足行业1/3的数量,创造了全行业近八成的拍卖成交额。
这个现象在文物艺术品拍卖领域内尤为明显,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翰海、杭州西泠、北京匡时、中贸圣佳、北京华辰、北京荣宝8家内地较大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春秋两季大型拍卖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8家公司全年共成交242.54亿元,比2009年的86.67亿元增长了整整2.8倍,占据了整个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超过60%的份额。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一方面,龙头企业在服务、产品、示范效应各方面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提升了行业整体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很多中小拍卖企业违法乱纪的现象也日益猖獗。今年初,拍卖行业发生“安徽汇德流拍迷局”,对藏家和行业形象造成极大损害。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凤海向记者表示,“现在纳入中拍协的拍卖企业只有1500多家, 超过2/3的拍卖企业游离在协会之外,这使得协会在监管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难度,不过协会的态度很明确,发现一家违法企业,处罚一家。并且会逐步增加协会会员单位数量,促进行业自律”。
2010年中国拍卖行业年度十大事件
1、《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正式实施
2、去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量质齐跃,高价拍品创新高
3、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4、世博资产拍卖广受好评
5、广东省拍协“走进拍卖,感受阳光”公众咨询活动
6、央视2011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大会再创120亿元新高
7、服务民生,抚顺棚改工程门市房及住宅拍卖
8、福建拍卖企业赴台签订3300亿元新台币合作项目
9、第七次拍卖企业资质评定顺利结束
10、全国开展拍卖业“行业自律”、“诚信经营”活动
【编辑:颜媛媛】
编辑:颜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