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基金的权变
0条评论 2011-04-26 10:37:08 来源:《投资者报》 作者:肖妤倩

 

触角伸向中国

 

2008年,在国内少有耳闻的艺术品基金开始着陆,再加上尤伦斯艺术基金旗下的尤伦斯艺术中心在北京的开放,进一步打开了海外基金觊觎中国的胃口。一时间,古根海姆基金会、美国特拉基金会、美国铝业基金会纷纷开始寻求在中国合作的机会。

 

是年3月,考虑到西方艺术品市场整体需求的减弱,美术基金和子午线艺术基金,已将投资重点转向新兴市场。此外,由荷兰银行设立的“中国基金”,将投资对象锁定在瓷器杂项等中国传世艺术品,并由香港苏富比创始人朱利安?汤普生管理。

 

触角纷纷伸开,但真正在中国落地并已拉开战线的外资艺术品基金仍屈指可数。

 

1997年,马克-盖纳和黄文睿在美国纽约共同创办了摩帝富艺术顾问公司(摩帝富艺术集团的前身);2003年,摩帝富艺术资产管理公司(下称“摩帝富”)成立。彼时,就开始着手海外艺术基金的建立。

 

时至今日,摩帝富法人艺术基金、摩帝富亚洲当代艺术基金、摩帝富当代新锐艺术基金、摩帝富欧洲现代艺术基金、摩帝富全球当代艺术基金已经成为其远漂海外的五把号手。据摩帝富投资顾问李宓介绍,海外几只基金的收益30%至300%不等,因为在金融危机时期,他们曾接盘了很多物美价廉的艺术品。

 

随着北京、深圳等地分公司的成立,摩帝富开始在中国部下阵脚,艺术品基金发行路演不断上演。2011年初,陆续与中国数家银行合作发行以人民币为主要交易货币的中国艺术基金,投资中国近现代书画和当代艺术。

 

他们在中国的运作方式并未完全照搬照抄西方模式。李宓说,“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中国许多当代艺术品也会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如果在一个更大的盘子中运作基金,艺术品流转的空间也越大,风险也会越小。

 

 


【编辑:颜媛媛】

编辑:颜媛媛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