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康多与暂被忽略的1980年代艺术明星
0条评论 2011-04-28 09:32:51 来源:东方企业家 作者:Adam Lindemann

\

2010年12月17日,莫斯科红十月(Krasny Oktyabr)画廊空间举行的Cosmoscow现代艺术展,乔治-康多(George Condo)的作品《Girl with Pony tail》,一个男人正从画前走过。

 

不久前,我前往巴黎现代美术馆举行的精彩的巴斯奇亚作品展,巡视我借出的一幅画作。我惊讶地看到人们排起长达两个小时的队伍等待入场。法国人很喜欢我们美国的著名波普人物,如猫王、梦露、詹姆斯-迪恩,因此,笼罩着薄命天才、瘾君子和明星光环的尚-米榭-巴斯奇亚,正契合法国人对美国的印象。

 

在事业生涯的最初,巴斯奇亚就已追逐名利,渴望与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做伴,每晚在Odeon用餐。有时我会在那里碰见他,得到他的点头示意。他是一位非常高产的艺术家,一生创作超过500幅作品,其后就在1988年因吸毒过量身亡,年仅27岁,为他短暂的事业生涯画上句号。此时此刻就在欧洲,他的传奇正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他作品的市场飙升,使得他很可能成为崛起于1980年代的最昂贵画家。

 

事实上,1980年代抛出了一整个世代的巨星级画家,不过,历史并没有善待他们中的大多数。许多画家从1990年代后期便艰难度日,只因艺术市场崩溃,至今仍没有真正东山再起。他们仍在创作,但听不到他们的消息。如今,围绕着罗斯-布莱克纳(Ross Bleckner)、蒂姆-罗林斯(Tim Rollins)或弗朗切斯科-克莱门特(Francesco Clemente)作品的兴奋之情都到哪里去了呢?即使是如朱利安-施纳贝尔(Julian Schnabel)、大卫-萨利(David Salle)或埃里克-费舍尔(Eric Fischl)等经典名字,也无法带来震耳欲聋的欢呼。相反,尼奥-劳赫(Neo Rauch)、约翰-柯林(John Currin)和伊丽莎白-佩顿(Elizabeth Peyton)等新一批明星画家,蚕食了他们的蛋糕,且声势浩大,作品登上百万美元级别。早一辈的艺术家已很久没有感受到媒体聚光灯的温暖了。

 

巴斯奇亚的同时代艺术家乔治-康多(George Condo)竟能得到如此多倾情关注,实在非常有趣。他的展览“心理状态”(Mental States)于1月26日在纽约的新博物馆(New Museum)开幕。当年两位艺术家都年轻、富有才华、非常多产,彼此还是好朋友,而乔治也曾在早年被誉为天才。(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就收藏了他的作品,却没有收藏巴斯奇亚的。)不过,我认为乔治有一点与巴斯奇亚很不同,那就是他从来没有试图成为艺术界的重量级冠军;他从来就不是一个英雄,或许他也没那么看重名利。这些年来,他一直专注于自己的事情:画画,还是画画,画更多的画。

 

【相关资讯】

“乔治-康多:心理状态”将在纽约新美术馆开展

艺术家乔治-康多为美国歌手打造新专辑封面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