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艺指数和雅昌指数:反映本土艺术品市场趋势
事实上,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上还有两个艺术品指数早于梅摩指数出现——即AMI中艺指数和雅昌艺术品市场指数。
AMI中艺指数,是以西方ASI(the Art Sales Index)艺术品拍卖指数为参照,以历史行情数据和最新发生行情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拍卖行情、画廊销售、艺术博览会等)为分析依据,计算出个人作品的市场行情的各个分析指标数据,然后根据个人指标数据综合计算出大盘指标数据。
雅昌指数,则是根据深圳雅昌艺术网收罗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数据库”中1993年至今所有重要拍卖行的艺术品成交数据编制而成,涵盖国画400成分指数、油画100成分指数、分类指数、艺术家个人作品价格指数等,全面反映艺术品拍卖市场各个层面的发展趋势。
梅摩重投资,本土重走势
那么,这三者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谁又更为权威呢?一直以来,市场对艺术品指数的科学性均存不同意见。
本土的两种指数都属于“平均价格法”计算方式。梅摩艺术品指数采用的是“重复拍卖法”,以经济学模型为基础,用收集来的三百年世界著名拍卖行的艺术品拍卖数据来建立的一种分析艺术品市场走势的数学模型。具体来讲,其数据范围包括1810年至今的28000多对交易记录数据,每年还有1000对新数据补充进来。根据同一件艺术品买卖的价格差,该指数就可以计算出一段时间的投资回报率。与传统的“平均价格法”相比,梅摩艺术品指数反映的是艺术品价值的实际增幅,而不只是粗略的总体平均。
事实上,它们之间是互补而非竞争的关系。前两者主要是让投资者了解各类艺术品的平均价格和走势,而梅摩艺术品指数则是从投资角度和资产配置角度来展开分析。业内人士表示,梅摩艺术品指数之于艺术品市场,正如上证指数之于中国股市。面对不同的市场和客户,三种指数有着各自的用场。梅摩艺术品指数创始人之一的知名经济学家梅建平教授曾这样比喻:“三种指数,就像汽车一样,有跑车、大巴车、小面包车、商务车,它们都有不同的用途。”
【编辑:颜媛媛】
编辑:颜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