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爆料称拍卖公司虚高估价骗图录费
0条评论 2011-06-11 13:20:33 来源:新京报 

“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4.255亿元成交,创近现代书画拍价新纪录”、“元代王蒙《稚川移居图》,4.025亿元成交,创今春拍卖中国古代书画作品成交新纪录”……

 

2011年春拍频曝令人咋舌的拍卖天价的同时,近日,记者根据网友举报,调查揭开艺术品拍卖背后的重重黑幕。

 

网友爆料:拍卖公司虚高估价骗图录费

 

网友“ZCN13”称:“我曾在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附近一拍卖公司参拍一件花1万块买的奇石,公司鉴定师一上来就估价850万元,但事先让我交2000块图录费做宣传。拍卖当日,数百件拍品无一件成交,最后被告知流拍,虽与拍卖公司几经交涉,图录费还是打了水漂……”

 

网友“ZCN13”发帖揭露,一些拍卖公司“先对咨询者所持‘文物’虚高估价以引诱其上拍,而后收取数千元图录费。这些赝品的起拍天价通过各种媒介大肆传播,最终大都以流拍告终。”

 

调查

 

“真假不重要,赝品也能拍出去”

 

近日,记者到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以280元的价格购得一件名为“金丝铁线”的瓷器,经中国文物学会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会长张宁鉴定,该瓷器为20年以内的仿品。

 

随后,记者来到具有拍卖资质的东方御藏国际拍卖(北京)有限公司进行鉴定。

 

总经理兼鉴定师邓明谦介绍收费标准:“若鉴定文物并出具鉴定证书,1500块;若送拍,可免鉴定费。”

 

记者问“收费标准由谁定?”邓回答:“行规。”

 

为省去鉴定费,记者尝试送拍。

 

邓经理戴上专业眼镜、手持强光手电仔细“把玩”这件280元的“废物”:“这可不是‘金丝铁线’而是‘官窑’,宋代左右,器形靠谱,有品相、有卖相。”“大概能估价多少?”记者问。邓回答:“起拍价怎么也得5万块。”“5万块?”记者不解地问,“真值这个价?”邓煞有介事地说:“其实真假不重要,赝品也能拍出去,有人就想买假货在家摆着玩儿。”

 

邓还称前期要收些费用,“一件1500块。”

 

“拍卖不是免费吗?成交后还给你佣金呢。”记者问。

 

邓回答:“成交也得看运气,况且前期我们还得为你制作图录搞宣传哪……”

 

编辑:颜媛媛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