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春拍连创纪录的“七堂课”
0条评论 2011-07-13 14:22:59 来源:艺讯中国 作者:欧美琳

 

大陆藏家仍晓得如何静观其变

 

中国藏家曾改变中国瓷器市场的游戏规则,然而本季度香港的两场高端拍卖会提醒各大国际拍卖行:在这一领域的错误判断会带来麻烦。

 

4月,苏富比举办了一场从传奇般的“玫茵堂珍藏”中精选出的珍贵瓷器专场拍卖会。如苏富比亚洲区副主席及中国艺术部国际主管仇国仕(Nicolas Chow)称:“在拍卖前你问任何人拍卖场面会如何,都将回答你:会非常火爆。”而在场上,竞标毫不激烈,77件拍品中的22件(包括11件需加付保证金的拍品)被提供方自行购回。

 

问题在于中国大陆买家尚在静观其变。何以至此?或许是由于苏富比要求拍下需加付保证金的拍品时加付800万港元(124万美元)的保证金,以避免出现“赖账买家”,因为以前在世界各地出现过几次买家成功拍得拍品却不付钱的案例。无论原因何在,有种难以定义的元素在拍卖场上是缺失的。正如仇国仕对ARTINFO称:“我们并不指望中国人买下所有重量级作品,然而我们确实指望他们为现场带来某种活跃气氛。大陆藏家都是新兴藏家,他们力量充沛,无所畏惧,如果在现场没有了这些,全场气氛也会受到影响。任何去过拍卖现场的人都会告诉你,你需要很棒的材料来成就一场很棒的拍卖会,而同样重要的则是心理元素。”

 

有位藏家(不是中国大陆的)在这场拍卖会后直接喊住仇国仕,私下里以最低估价买下了两件流拍的顶级拍品,这位藏家才是这场不尽人意的拍卖会上的真正赢家。

 

如果佳士得想嘲笑对手的不幸,也笑不到最后了。他们在5月同样失策,极度期待的中国瓷器和艺术品拍卖会同样遇冷。顶级拍品乃是一款乾隆年间的“转心瓶”,在工艺上与去年11月在英国班布里奇拍卖行创下8590万美元天价纪录的那款乾隆花瓶相似。可以理解,佳士得自信满满地定下2亿港元(2570万美元)的最低拍卖价格。拍卖当天,这件拍品被提供方自行购回。
香港佳士得中国瓷器及艺术品部门主管、高级副总裁安蓓蕾(PolaAntebi)对其错误决策作出回应:“初次看到大量拍品纷纷以数千万美元成交(去年秋天,纽约也是如此)后,我们对自己推出的这些非常珍罕和重要的拍品便抱有同样的期待,而或许事后看来这并不是最好的起步价。”简而言之,极高的估价令买家们望而却步。“感兴趣的人是有的,”安蓓蕾称,“但估价——起步价——有点儿太高了,人们便都放弃了。”

 

尽管今春的拍卖情况不尽如人意,仇国仕和安蓓蕾却都对他们执掌的部门充满信心。仇国仕称中国大陆藏家的登场“重新激起西方、台湾和香港藏家的兴趣。人们愿意在一个激动人心的市场中买东西”。安蓓蕾也对中国大陆抱有期望。“我们处在一个巨大的上升曲线的起点,”她说。“中国人只是在过去的10年中才真正进入这一市场,我全心期待着在接下来的10到15年中活跃在这一市场中的人数继续增长。我们的许多大陆客户都对这一领域表示乐观,并非常强烈地感到其将会持续发展,正如中国的财富持续增长。”

 

这或许是过去的拍卖季中最重要的一课:将赌注押在中国藏家们自己相信的领域看来应是最稳妥的。
 

 


【编辑:颜媛媛】

编辑:颜媛媛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