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流向日本始自汉代,第一次重要流传,是隋唐时期,由1400多年前的遣隋使、遣唐使、六渡东洋的鉴真和尚带到日本;宋元明清也有大量外流,很多与佛教东传有关。另一拨艺术品流出在近150年,既有战争时期的掠夺,也有新中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通过贸易渠道的流出。
按上世纪70年代的有关文物规定,凡“乾隆六十年后”的作品可以交易。为了换汇,文物大量外流。据前述原副局长彭卿云回忆,“上世纪90年代文物流失特别严重。”广交会上,小件文物和水果一起堆在展台上任人挑选,卖家遇见外国人尤其热情。邹涛曾听说过,在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从事文物买卖的一位日本商人,经他手的文物就有十几万件。
2元田黄35年变百万元
邹涛告诉记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赴中国旅游的境外人士以日本人为主,当时文物商店的主要客户就是这些日本游客,“乾隆六十年”后的作品被大批销售给日本游客。上世纪70年代末,当一位中国大学毕业生月工资只有56元时,日本人的月收入已达20余万日元,约合2000-3000元人民币。据邹涛估计,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流往日本的文物,可能是历史上数量最多的,但目前无法统计具体数量。
日本著名书法家宇野雪村在书中曾提到这样一段往事: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他带团到中国旅行,在北京琉璃厂,他和团员把所带的现金买尽后,店长拿出一方价格2元的田黄。身无分文的宇野跑回北京饭店取钱后打车到琉璃厂支付了那2元钱。此事距今不足40年,但这方2元的田黄在专家看来,目前的价格至少为百万元。
日本文化转型,促中国文物快速回流
匡时的两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批近500件作品均为“原装旧裱”,每件作品都用盒子仔细收纳。由此不难看出早期日本藏家对中国文化的敬意和良好的收藏素养。在日本,字画的藏家主要为书法家和篆刻家,以及喜爱中国文化的商人,2000年前基本处于不断购入的过程,并以学习为主要目的。
“2000年前后是中国文物从日本回流的一个拐点。”邹涛说,“由于中国经济发展,艺术品在中国国内的价格超出日本时,我观察到字画、文物、瓷器、杂项开始整体回流了。”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都向记者表示,促成中国文物快速自日本回流的另一个因素是日本的文化转型。邹涛告诉记者,二战以后日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日趋西化,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下降,更遑论如前辈那样珍惜中国古代文物。遭遇上世纪90年代经济衰退后,过去大量藏有中国古代作品的私人、机构,愿意将作品回卖中国。
邹涛认为,文物回流具有两重意义。对丰富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鉴赏、研究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为收藏者输送了新鲜的藏品,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有限的作品被反复易手。但在另一个层面上看,文物的快速回流对中华传统文化在海外的影响会造成一定损失。中国文化在日本近年来逐步稀释,文物回流可能加速稀释的速度。
【编辑:易小燕】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