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东村 改变城市生活方式的范本
三十年前,城东是工业化的标志;二十年前,城东戴上了“东穷”的帽子;五年前,城东喊出了“中产”的口号;今天,随着“成都东村”面纱的揭开,城东将再次变身为孕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基地,现代田园城市的范本。
在目前的中国城市中,能拥有大面积湿地、清新的空气与纯净河流的区域,几乎是一种奢侈。而“成都东村” 本身的自然条件非常优越,具备山水、田园、都市等多重元素,规划范围内,溪流纵横,池塘、湖泊遍布,1600亩的青龙湖更是成都中心城区范围内唯一的大面积生态湿地。现代城市生态学已经一再证明了“城市湿地”的重要性,它相当于城市的绿肺,其净化空气、水体,修复与改善城市生态的功能极强。未来,谁最接近这个“城市绿肺”,谁就最健康,将成为人们的低碳共识。再加上东村还将实现单体建筑智能化与整个城市智能化的同步发展,将人的生活与城市的生长和谐相融。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田园气息、创意建筑、文化氛围、智能生活,这就是东村为我们勾画的未来生活方式。
世家机构首席分析师、市场分析中心总监樊邦勇称,成都东村是将生态环保、高端服务业、品质居住等诸多方面完美结合的规划。成都东村的建设,将改变城东发展的内核,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的进驻,将有效规避被动扩张带来的职住分离、钟摆式交通等弊病,使生活在这里的人得到张弛有度的生活环境。
成都东村 梦想与现实的距离有多远
按2010年10月西博会“成都东村投资说明会”公布的资料介绍,成都东村起步区成型为2015年底,整个城市副中心的形成为2021—2025年底。规划里,东村“一环、两轴、三岛、一中心”的整体空间格局是定轴,四大领域:传媒业、影视娱乐、动漫游戏、文博艺术各有亮点。市文化局局长、市文物局局长朱树喜勾勒了一幅成都东村民办博物馆聚集中心的蓝图:“今后成都民办博物馆聚集中心未必是成都东村里占地最大的,也未必是经济效益最好的项目,但一定是最具特色,最有吸引力的项目。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了解成都,还能够认识成都,认识四川,认识中国!”
东村目前已规划设计了传媒大厦、智慧岛、博物馆岛、创意娱乐岛、十陵生态区、当代艺术谷地、城市商业副中心等重要区域和节点。其创意十足,充满梦幻感与未来主义色彩的设计效果图,更是诱发了成都人无限的遐想。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刘家琨也表示:“东村”绝对是具有世界前瞻意识的规划,理念非常符合成都的文化气质与氛围,同时也很契合国际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它本身就是一个国际一流的文化创意产品。
目前,区内的成都新客站,是目前中国西部最大的现代化轨道交通枢纽,每天将承担70万的客流量。区内已基本形成“五纵五横”的主干路网骨架,在建的地铁2号线,近期建设的4、7号线,远期规划的R0、R4号线,将使“成都东村”与市域其他区域的交通联系更加便捷。
成都东村 引燃城东价值再发现
过去的城东开发迟缓,价值低估,当东村规划亮相后,多家敏感的开发商,注意到东村的未来腾飞之势已成,由此引燃了他们对城东价值再发现。目前,抢先入驻的就有首创、绿地、上海世贸、龙湖、隆鑫、华润、招商、合能、朗诗、信和、伊泰、保利、万科、鑫苑等十余家地产企业。而在成都东村涵盖了的三圣、洪河、十陵、新客站等重要区域,更是成为了房地产开发的热土。尤其是韩国SK集团和中国保利共注资254亿元,为东村成型加上一把最关键的“油”,而总投资将超过百亿元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园落户“成都东村”,更是加快了东村成型的步伐。成都东村已经从纸上慢慢跃然于世。
SK集团大中华区首席副总裁兼SK(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孙子强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我们对投资地的选择非常慎重。在成都,文化创意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产业,中国移动的音乐基地在成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给了我们投资的信心。把国际性的企业与成都丰富的人才资源结合起来,应该能打造出一个国际化的传媒集聚区。”孙子强说,SK在“成都东村”将以成都生活方式为核心,打造中国最具吸引力的乐活社区、中国三网融合的新媒体试验区。预计2—3年之后就能够看到项目初具规模。
【编辑:冯漫雨】
编辑:冯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