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珏为骨水为神——嘉德在线推出当代惠山泥人专场
0条评论 2011-09-02 15:22:35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以土为元素进行创作,是中国从古至今绵延不绝的工艺精髓。进入当代,传统手艺中的瓷雕、泥塑越来越受到重视。近日,国内最大艺术品电子商务网站嘉德在线推出当代惠山泥人专场,精选柳家奎、柳成荫、喻湘莲、王南仙四位名家的10件作品,在线竞拍。

 

据了解,惠山泥人被誉为“无锡三宝”,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以浓郁的江南民俗气息而广受国内外欢迎,曾于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上获奖,2006年入列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惠山泥人大多取材于惠山脚下水稻田一米深处的乌土,质地细腻柔软,可塑性强。早在北宋年间,苏东坡就曾发出“惠泉山下土若糯”的赞誉。传统惠山泥人分为“粗货”与“细货”两类。前者多为喜庆吉祥题材,如大阿福、老寿星、渔翁得利等,采用模具印坯,手工绘彩,造型单纯,用笔粗放。后者则以京昆戏曲为主,手捏而成,取经典场景、经典人物,生动细腻。清人周镐在《咏惠山泥美人》诗中呤道:“款款纤腰掌上珍,琅珏为骨水为神。”是对惠山泥人的生动写照。

 

少数民族

柳成荫作品《少数民族》

 

本专场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柳成荫的代表作《少数民族》就充分体现了惠山泥人在造型、色彩以及当代创新上的成就。身着不同民族服饰的人物,形态各异,造型简练,依稀还有几分经典造型大阿福的影子,圆浑浑、胖乎乎,却更为抽象现代。据悉,著名画家程十发生前曾对这款作品一见倾心,要求以画换泥人。

 

惠山泥人工序极为复杂,有搓、揉、挑、捏、印、拍、剪、色、压、贴、镶、划、扳、插、推、揩、糊、装等技艺。清代以来,出现了塑和彩的分工,足见彩绘技艺在整个泥人工艺制作中的重要地位,色彩的搭配,线条的运用,纹样、图案装饰的设计,以及贴金描花、开相妆銮等,都十分讲究,需要创作者一笔笔来完成,因而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